Barb的不老歌

21 January

何时开始 怎样结束

《恋情的终结》(The End of The Affair)真是一本纠结的小说。说起机关算尽苦心铺陈,《在切瑟尔海滩上》在它跟前只好自认小巫。一场情事,被写得步步为营惊心动魄,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不愧是写间谍小说的。一切不成逻辑的,在又长又深的内心追溯里都变得不再重要,反而叫人钻进情天恨海的罗网,好一阵迷惘。

明明是affair,他就有这个本事把它写成一段恋情,丑变成美,因爱生恨。一切始于恶意,由第三者男主角(揣着对臆想第四者的仇视嫉妒和对情人丈夫的鄙夷同情)派私家侦探跟踪他已分手的外遇女主角,到真相表明却得一个无可挽回又似乎必然的结局,叫人疑惑,这么凄厉的爱恨是拿什么力气生出来的,逼得人靠信仰才能生活,又随时取替信仰。

除了David Lodge在《大英博物馆在倒塌》里对天主教徒的讥讽,我对该教所知甚少。不太明白,除了家族规矩,人都是怎么半路皈依的。但那种严厉,不懈到了对自己苛刻的地步,我这种懒散之徒万难想象。宗教扮演重要角色的小说,于我是一个异次元空间,没有作者一支嘈嘈切切的笔,不会看得下去。

我尤其喜欢它的那股流畅痛快狠辣劲。像这段:

“不过,即便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收束起心思重新开始工作也并不太难做到。人只要快乐,就能受得了任何纪律的约束:破坏工作习惯的是不快乐。待我意识到我们是多么频繁地争吵,我又是多么频繁地带着神经质的怒气找她的茬的时候,我便开始明白:我们的爱情注定要完了,爱情已经变成了一桩有开始、也有结束的风流韵事。我说得出它开始的那个时刻;后来,终于有那么一天,我知道自己也说得出那最后的时刻了。她离开屋子以后,我无法安下心来工作:我会把我们对彼此说过的话在心里重温一遍,我会煽起自己心里的怒火或者悔恨。那段时间里,我始终很清楚一点,那就是:自己正在强逼硬赶,把对方拖垮。我正在往外推,在把自己生活中唯一珍爱的东西推出去。只要能自欺欺人地相信爱情会维持下去,我就感到很快乐——我甚至认为我这个人很好相处,所以爱情才得以维系下来。不过如果爱情注定要毁灭的话,我倒很想让它快快地毁灭,就好象我们的爱情是一只落进了陷阱、流着血快要死去的小动物一样:我得闭上眼睛,扭断它的脖子才行。

整个那段时间里我都无法工作。正如前面说到过的那样,小说家写作的过程中有如此多的东西都是在无意识里发生的:在无意识的深处,当第一个字还未落纸时,最后一个字便已经写完了。故事的细节就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不必去杜撰。战争并没有搅乱那些深海洞穴里的东西,可是现在对我来说,有一件事情却比战争重要,也比我的小说重要——那就是爱情的终结。它就像一个故事一样,正在见出分晓。我说的话让她伤心落泪,那些似乎是如此自然而然地涌到我嘴边的尖刻的话语是在那些水下洞穴给磨尖的。我的小说在掉队落伍,而我的爱情却像灵感忽至似的在迅速奔向末日。”

我想象中,某个人,或男或女,在室外,或许在街角,想起这段,茫然抬头,想忆起一段恋情的始末,想来想去,不得要领,终于还是放弃了,带点无奈,终究还是无所谓,向远而行……

——据说该书乃格雷厄姆格林真人真事,除了结局不一样。
s3323869


posted at 20:26:00 on 01/21/09 by barb - Category: Books

Comments

Jun wrote:

跟 Graham Greene 相比, Ian McEwan 实在是太小家子气了,不知道为什么那么红,大概是因为有很多文学评论给他拍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后后现代主义的马屁吧。

01/27/09 21:23:08

barb wrote:

师父过年好!我还没看后来买的两本Ian McEwan呢,很想发掘一下他走红的原因。我对他没那么讨厌,还挺乐意看的(就像你说的,他用词简单,没有什么难字儿,这是最合我意的地方),8过他哪里后现代主义了,我友邦惊诧地说。

01/30/09 19:56:54

solocello wrote:

这个我看过电影,真乃纠结的一部片子,ralf fiennes的男主角演和英国病人里几乎一样,一不小心就觉得串错电影了。。。 说到宗教的重要,我第一想起的居然是故园风雨后

01/31/09 15:31:02

CAVA wrote:

宗教为主题的,小时候对《荆棘鸟》印象比较深。看电影End of Affair的时候也有感受。最近就是《故园风雨后》了。Jun一定知道得更多。

01/31/09 20:27:53

barb wrote:

费因斯也演过?我见过一个封面是派克和赫本(或其他瘦美女,记不清了),还以为那是唯一的电影版本。不过这个小说大量心理斗争,演出来就没意思了,窃以为。CAVA都看了《故园风雨后》的电影了?我正等着呢。

02/01/09 14:25:44

CAVA wrote:

Ralph Fiennes和Julian Moore,我有这张碟呢。

《故园风雨后》我看的是1981年的电视剧,制作极其精细,演员的选择近乎完美。然后又读了书,现在正听有声书呢。电影没看也基本不打算看,大纲给我的感觉是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原书的精神,三角恋爱尤其倒胃口。

02/01/09 19:10:24

CAVA wrote:

应该是Julianne Moore :-)

02/01/09 19:11:08

solocello wrote:

我缺一直以为fiennes那个才是唯一版本,就是心理斗争难拍,弄出来都是一付欲说还休的样子,重复多了就没意思了。今天去买碟,故园风雨后电影版已经出来了,想到偶像在专栏里大发娇嗔抱怨小熊戏份减到几乎没有,似乎情节改动太大,估计看了肯定失望,还是没拿。都怪电视版太完美,同样的角色日后谁来演都觉得不合适。

02/01/09 19:30:50

CAVA wrote:

迈克的那一篇我也拜读过,不过不是很同意和红楼梦进行的类比。电影版里的那只熊太小了,哪里是书里写的尺寸,简直不该叫Aloysius。电视剧的幕后戏里说,Aloysius因为出场频繁,最后回到它主人身边之前,需要被送到teddy bear医院里去全面整修,哈。

02/01/09 20:49:02

Jun wrote:

其实Graham Greene的小说里很多都有很强的天主教味儿,即使他没直接指出“这是天主教”。The Power and the Glory 就是一部非常天主教的小说。

查了下资料,的确有个1955年老版的 The End of the Affair 电影,但主角是 Deborah Kerr 和 Van Johnson,不是 Peck and Hepburn,大概封面是从不知哪个电影儿里安过来的。

他们那时候的英国作家里有好几个都半路出家从了天主教,这两个是有点批判的,但是也有 enthusiastic 支持颂扬的,例如 GK Chesterton 和 C.S. Lewis.

02/01/09 22:52:42

barb wrote:

CAVA是说把Aloysius熊比作通灵宝玉?我也不同意呢。另你看过韩剧《宫》吗,里头的王子也成天抱住只残破的小熊,原来是这里的典——韩国编剧真是挺文艺,常看到某些摆设背景是熟悉的书、画、戏剧什么的,金三顺里不是也一直讲《莫莫》时间窃贼那本书吗。

师父,看了格林之后,天主教更叫我好奇了。我一口气订购了能找到的所有他的书,包括这本《权力与荣耀》。那个封面儿兴趣是我看错了也不定,寇儿也是比较清秀相的美女嘛,Van Johnson我不认识。你有空看看David Lodge的The British Museum Is Falling Down,就是嘲讽一个天主教家庭,不想要孩子了,却又不能避孕,只好按生理周期计算法避孕,结果男主角就一直笼罩在老婆再怀孕的恐慌里……特逗。

02/02/09 18:16:25

Add Comments

这篇文章已经关闭,不能添加评论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