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b的不老歌

13 July

食用鸽

搬家的过程中发掘出一批带过来一直没功夫没看的零九年的旧杂志报纸,忙里偷闲地看起来。这一本《明日风尚》的副刊,是王世襄去世的纪念专辑,有一些亲友后辈的文章和照片,还有对话录。对话录里这一段特别逗:

“我觉得最大的危机是,许多年轻人没有传统文化的底子,不认好坏。我举个例子——鸽子,中国的鸽子有几百年的传统,在明朝就写了专书《鸽经》,在全世界是最早的一部鸽书,记录了多少种几百年来精心培养出来的好品种,在世界上是最美丽的,可是我们的好鸽子要绝种了。为什么要绝种了呢?因为养的人少了,养的人少了跟人的生活有关系,都搬到楼房去住,没有院子了,没法养鸽子了。那么多楼,鸽子也没法飞了,好鸽子少了,人们就不知道中国传统鸽子是什么样子了。我举个例子吧,中央电视台一台《东方时空》,看升旗,放鸽子,一个白鸽子飞过来,大长嘴,这鸽子是美国的食用鸽,最难看的。你说中央第一套节目,用一个美国食用鸽,真是伤我的自尊心哪!很多歌星啊,唱完歌把手中的鸽子一放,这鸽子还是食用鸽。上海人民广场的广场鸽,都是鸽场来的食用鸽,他们就是目中没有中国的传统观赏鸽。”

这话说不出的遗老遗少气——翻看王的家世,高祖历任几省巡抚、总督和工部尚书;祖父任内阁中书、江宁道台;伯祖是光绪年状元,任镇江、苏州知府;父为著名外交官,母为著名鱼藻画家。他的书(以明代家具专著传世,兼及漆器、竹刻、国画、古乐、鸽哨、葫芦、蟋蟀、金鱼……等等)我没看过,想看来着,但是没有那样的心境——别看他也吃过苦(文革),要童年有很宽裕的环境,才养的出那份闲散心和“玩物丧志”的安全感。他叹息人心不古,有一句话说对了,环境变了,不允许了。余光中说的好,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如何再送她一首菩萨蛮?

有些传统文化就是要消逝,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有心人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社会变迁,排沙见金,全靠它自己有多大的民间底子。旧的消逝了有新的来补,我看英国画家David Hockney拿iPad做的画就比他的传统画好看有趣。

其实我觉得食用鸽还挺Q的……以前CY去加拿大学校交换访问的时候,说起房东刻薄,四川男同事老吃不饱,饿得眼睛盯着池塘里的鸭子放光……食用鸽说不定有画饼充饥的疗效:mrgreen: 马尔默大街上的胖鸽子,长得也不怎么样,但是走来走去吃吃别人丢的干面包,是群活泼的小动物,也挺喜人。

黄苗子说中国人是学巴黎啊英国的什么广场放很多鸽子,王世襄说,“他们的鸽子并不好,都是野鸽子,很讨厌,传染病啊,拉屎啊,因为它不是好好地管起来养的,和家养鸽子不是一回事。” 传染病这事是有的,小时候养过鸽子的C同学观察了一下,意大利法国的鸽子都烂脚,好像没有传到北欧,不记得北京上海有没有。

08:26:13 - barb -

07 June

期待

好期待一部像样的好莱坞“大片”,本大片潜水员连看三部烂片后不吐不快。最新一部是X-men First Class,看完真想把imdb打八分的托儿揪出来暴打,结果一看已经被有心人的四分评论替下。周末在斯德哥尔摩遇上酒店收费频道播Star Trek,谢天谢地守着看,什么时候才能再出这样一部百看不厌的戏呢?记得那年它是和Terminator Salvation、District 9连着上映的,部部不俗。

X-men本来有这样的机会,至少可以做到Batman Begins的水平吧?想想X教授和万磁王,多有魅力两个老头!结果搞成一部狗血的爱恨情仇……不不,因爱生恨的故事。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X教授(James McAvoy)和万磁王(Michael Fassbender)相对流泪会感动得生出鸡皮疙瘩呢?唯一值得一提的是Michael Fassbender的美貌——McAvoy被他衬托得象朵半衰的花。

一气之下一口气把《三体》II和III看完了,边看边想,《黑暗森林》就是一部超级大片嘛,想想水滴横扫千军是多么波澜壮阔,终极威慑又是多新鲜热辣的两极对决,刚好取代电影里老生常谈的冷战(X-men把它拿出来说事儿真是死蠢)。可惜《死神永生》的世界只能想像(谁让咱的维度不够呢),不然的话至少能制造一个魔戒三部曲,第一部地球往事,第二部外星对峙,第三部宇宙无常。

我原本很担心《三体》虎头蛇尾,竟然没有(虽然大结局不够满意),尤其第三部还有锦上添花的童话,不知道会不会有纳德家长给小朋友讲呢?最不满意的是里头的女性形象太差,尤其第三部的女主角,完全是“妇人之仁”的代言人,什么以爱之名啦,什么真善美啦,完全是男性硬披在女性身上的外衣,放在理性世界里非常傻帽。回顾一下该女主角唯一的硬指标是什么呢?数百年不变的美貌是也。

另外有两个对我来说没说圆的事情:
1. 为什么三体一开始没对地球黑暗森林呢?
2. 三体为什么不告诉地球人怎么发出安全声明呢?这好像对他们的利益没影响嘛。

顺便期待一下刘慈欣出新作。

20:10:59 - barb -

31 May

巴登巴登

前几天和振平躲在会议室里瞎聊天,讨论起假期计划(六月二至六日放假五天,庆祝耶稣升天),他说起要重游巴登巴登,说得我开始怀念那儿的澡堂子。上次去斯图加特找Joy看芭蕾,一道去了巴登巴登,在腓特烈(Friedrich)温泉浴场泡了几个钟头,历经大大小小十三个步骤,又蒸又淋又泡,让不谙水性的我饱尝水汽。美中不足的是后来历时一个月之久的咳嗽初露端倪,我怕被人鄙视匆匆逃离,忽略了最后一步的大圆池————男女同浴处。倒不是多么渴望见到裸男,反正我这大近视什么也看不清,只是想看看开阔的高圆顶,和左右两翼(一边是男一边是女,分别历经前面十三道工序)会师的情景。泡完澡,浑身的力气(和戾气)都泡光了,回程路上,都是Joy一个人辛辛苦苦开车,我努力想尽到副驾的职责——和司机聊天防止瞌睡,可是不争气地自己先昏睡过去。后来遗憾地想,但凡我当时体力好一点,两个人在水池子里再多聊聊天多好,去高温蒸汽室多蒸一会儿欣赏一下花枝与鸟的瓷砖多好。这个澡堂子有百年历史,和另一家较摩登的一比较,Joy当机立断:当然是去老的。

巴登巴登离斯图加特远,离法兰克福近。我之所以想起走这么一遭,首先是因为俄国人的一本小说,其次是fuge的“强行除衫记”推波助澜。

俄国人叫列昂尼德·茨普金,小说叫《巴登夏日》。听名字还以为是夏日烟云般的爱情故事,没想到是一本偶像崇拜记,一个平生从未发表过作品的文学爱好者对自己偶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敬礼。像传记又不是传记,因为有作者的身影贯穿始终,像小说又不是小说,因为全是依据陀太太的笔记。读起来嘛也不算好读,段落长又充满了个人化的呓语,我之所以读下去完全是因为感叹于作者的特殊经历(读另一本不知所云的小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也是好奇于作者多过小说的吸引力)。

苏珊·桑塔格的序言是这么介绍的:

茨普金活了五十六岁,一九八二年去世。之前是前苏联的一个普通医学研究员。家人有的遭政治迫害,有的被德国人杀害,战争结束后他沿袭父业开始做医生。他一生爱好文学和电影,但在政治环境和家庭负担两重压力下一直没时间搞创作,直到四十四岁开始在生命的最后十一年写出几部小说——没有一点发表的希望,家里仅有的从事文艺的人,他的姨妈毫不留情地打击他的作品。一九七七年他的儿子儿媳决定申请去美国,人一走,这位老爹就被降职(之前太太已经辞去工作,因为怕美国签证官对儿子儿媳有偏见),工资砍掉百分之七十五,也不可能另谋生路,因为有儿子移民美国的“污点”。夫妇俩申请了两次移民美国,等待了几年时间,被告知“永远不会获准”。《巴登夏日》在国内出版不可能,他冒险托记者朋友把手稿带出苏联。他儿子才帮他投稿成功,连载在一份纽约发行的俄罗斯移民报上,他就心脏病突发死掉了。

这本书神奇的地方有两个:第一,茨普金是犹太人,他这位超级偶像,一向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鸣不平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却是反犹的,于是他越迷恋越不解越痛苦。第二,这本几乎无声消逝的小说一旦被苏珊·桑塔格发现,并猛赞为“把俄罗斯文学中所有伟大的主题都表现了出来”,“如果想读一本书就能体验到俄罗斯文学的深刻与力量,就读这本书吧”,立刻成了“文学史上被遗忘的十大杰作之一”。

因为基本没读过俄罗斯小说,无法苟同桑塔格,但是的确在这本小说里读到了作者的高度敏感和无声深处的痛苦,他可真是个生活在时代和命运夹角里的人,肯定还不是唯一的一个。小说里没有美化陀思妥耶夫斯基,他跑到巴登巴登去不是为了泡温泉,而是为了赌钱——艺术世界的高远和创作者的现实生活差天同地,奇就奇在作者对他没有任何评价,几乎是一步一个脚印儿地咂摸他的踪迹和行为,这么深切的迷恋和悲伤!与其说这是读一本文学奇迹,还不如说是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猎奇。我和Joy还专门跑到小城赌场兜了一圈,没开门,但从外头怎么也看不出它是怎么成为旧欧洲的赌博中心的,曾经扑腾在门里门外的名人显贵一点踪影也没留下。


bdbd


赌场


澡堂

20:53:37 - barb -

29 May

三体

前几天夜里睡不着,开始看刘慈欣的《三体》,一下就被勾住了。刚开始看还有点恐怖,看到宇宙为一个人而闪烁,不由毛骨悚然,看到后半部分才感到欣慰,原来没走到惊悚玄幻的路子上呀,还是科幻小说。第一部看完印证了刚开始看时的感觉,这小说和Stieg Larsson的《龙纹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a Dragon Tattoo)太象了,不是内容,而是类型元素的杂烩。小说的主线是科幻,却有伤痕、惊悚、探险(比如盗墓小说)、政治、历史、心理分析、网游……等等类型小说的痕迹,而一路解谜的过程,根本就是侦探小说嘛(还真有个不招人待见的粗鲁警官大史)。我感到最满意的是,每次对某个情节发展的逻辑有所置疑时,后来总会有人物跳出来把它说圆了————科幻小说的本质是小说,小说的本质是讲故事不是吗(我反对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虽然对里头涉及的物理、天文、计算机理论没啥头绪,但不影响阅读,我很满意。

八十年代,据说国内有一个科幻小说写作的高潮,我无知无觉。但当时的确看过不知从哪儿流来的翻译科幻小说,大多是机器人和外星人题材,没有阿西莫夫高级,情节走向一半一半,不是把他们写作邪恶不可控的力量,就是把他们写成拯救地球的天外飞仙。刘作者的好处是试图想像他们最可能的面貌(只是试图),这就让编的故事显得比较不傻。他还有点小小的幽默感,偶尔拿网络语言搞搞笑,或者写一笔明显是他心仪的福尔摩斯什么的,让人感觉很亲切。

C某顺手查了一下他的背景,我看到他现在工作于娘子关火电站,问道“这个电站为啥叫娘子关火啊?”某人……是啊,象我这样儿的老无知竟然也读科幻小说。现在开始看第二部《黑暗森林》,谢谢皮皮和I小姐友情分享。

18:30:18 - barb -

03 March

囤着

今天送到,厚得象字典,看完的日子遥遥无期。

apollo's angels

21:49:01 - barb -

08 February

走下神坛

从Junshan那儿借来的《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Michelangelo and the Pope's Ceiling)看得非常过瘾,一扫之前看《巨人三传》之米氏传的疑惑,感觉米大师又亲切了一点儿。罗曼罗兰的米氏传要么是赞美诗一样的感叹,要么是来自前人传记的二手推论,以至于看起来象是上帝之手错托了一个性情粗鄙的俗人,天分和个体劈成两半,着落在无辜的米开朗琪罗身上。要真象他说的这样儿,米氏能活到八十几而没有精神分裂才叫奇迹呢。法国作家说话之云里雾里不切实际,这又是一个例子。

这本书最大的好处是对八卦有宽容而严肃的态度:mrgreen: 先把八卦拎出来,满足我等孤陋寡闻者的好奇心,再以考据实者实之虚者虚之,惹来读者频频顿首,唔,原来如此,果不其然。例如罗曼罗兰的传记写到米开朗琪罗仰躺着画天顶,是多么的费劲(有一个电影也是这么拍的),以至于几年下来,视力下降(必须把东西举到头顶才能看清楚),脊椎严重扭曲。我们米大师的仰慕者理所当然又钦佩又同情。但其实西斯廷天顶并不是躺着画的,有当时的脚手架高度为证,画家是直立仰头作画(如此想来《末日审判》的作画难度小很多,毕竟是正对着墙面画么)。

还有一大好处是焦点集中。截取西斯廷天顶画始末时间(前后五年),把作画的主过程和上下左右相关情节描述个通透,象《一千零一夜》,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又是一种白描的娓娓道来的方式,象那个时段意大利社会的浮世绘——说意大利而不是罗马,是因为在作画期间,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打了好几仗,一会儿打威尼斯,一会儿打佛罗伦萨,一会儿打法国人,这乱哄哄的氛围对西斯廷天顶的进程影响极大。该教皇不止一次御驾亲征,搞得米开朗琪罗这么胆小的人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跑到战场上去要钱——合同里工钱是分期付款,教皇忙着打仗,根本想不起来这一茬。说浮世绘是因为里头讲了很多当时的风土人情,比如宗教(政治)格局、助手们的家世、社会上的男女(或男男)关系逸闻趣事、公共卫生情况、颜料的来源价格、湿壁画的行情……

一看书名就知道本书是双男主角,一个是米大师,一个是这位教皇。两位都是难得的性情中人——一个比一个怪。尤利乌斯二世外号“恐怖教皇”,出了名的骄奢淫逸,性情粗暴。拉斐尔给他画过一幅像,还是他大病初愈、蓄须后(神职人员不许蓄须,他偏要对着干,因为自比恺撒大帝)的样子,象个病怏怏的圣诞老人,就是这幅像都让看到的人们瑟瑟发抖跪在地上——因为太像了。世上好象没什么能阻碍这位教皇的意愿,他连病得快要死了的时候也根本不遵医嘱,大吃大喝,结果病竟奇迹一样的好了。米开朗琪罗呢,也不是好相与的,绝对的天才脾气,那乖戾不是一般的,天皇老子也不买帐。尤利乌斯二世易装去偷看西斯廷天顶画进程(米开朗琪罗画成前不许别人看),米大师一眼认出他来,从高高的的脚手架上拿板子砸他,教皇只好落荒而逃。教皇嫌米氏画得慢,问他什么时候画完,他傲慢地说,俺想画完的时候,气得教皇拿棍子打他。两人的互动络绎不绝十分有趣。

我在罗曼罗兰的传记里感到最疑惑的米开朗琪罗的天才和性格的分裂,似乎作者也没有探究的意图,只是理所当然地一副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态度。这本书里总算解惑了,虽然只说到米氏一生里短暂(但也许是最重要的)几年。首先米开朗琪罗家境一般,虽然他总认为自己有贵族血统,有一种打着阶级烙印儿的优越感。两本传记里都没提到他的母亲,似乎自幼失恃,跟着父亲长大。他自己是老二,有一个哥哥四个弟弟,这一家子除了他好象都不成器,一天到晚只想着找他要钱,这个弟弟要开个羊毛店,那个弟弟要去出海贩货之类。他在罗马工作的时候,一次一个弟弟病了,他让他爹去他在佛罗伦萨医院(那时的一间医院兼理银行)的户头取钱治病,没想到这位父亲趁机亏空,给自己买光鲜的新衣服。他大哥去世后,大嫂和他爹打财产官司也是他主理,他爹被弟弟亏待了也是找他哭诉,弟弟娶媳妇也归他管(好象连侄子都要照顾),总之类似这样的家庭琐事不断,他一生都扛着一大家子。

他自己呢,一方面天生貌丑,几次三番在打油诗里自嘲,甚至画在西斯廷天顶上(有一个被犹太女英雄Judith斩下的丑陋人头Holofernes就是他自己的脸)。另一方面天赴异秉,自信满满,艺术界谁都看不在眼里(大概连他的师父吉兰达约在内),有限的朋友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既不爱交际,也不象当时一般艺术名家那样愿意提携后人,是个独行侠。感觉是极度自卑与极度自尊的扭曲结合。

除此之外他还有更多精神上的痛苦。一方面是社会混乱,天灾人祸不断,充满了不安全感。一方面是他大概恐惧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并且严持柏拉图主张的精神之恋(这么多八卦也没有米大师有肉体经历的证据,作者推测不是被人刻意隐没,就是经历有限),估计天人交战不在少数。还有一方面,他因为完美主义,接的工作多,完工的少,完成的作品被战乱毁坏,最感兴趣的工程又被停工,而他是极有雄心壮志的人。西斯廷天顶的第一幅图大洪水,他就画了毁毁了画折腾了近两个月(那时是最不利于作湿壁画的冬天),到后面画拱肩时却如有神助,有时草稿都不打,一天内就飞速完成,也是急于完工证明自己——这时候教皇正让少年天才拉斐尔画签署室和图书馆的壁画,其中即有名作《雅典学院》(和米氏截然相反的秩序与优雅),作为内部竞争,刺激米开朗琪罗。他的工作热情无疑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想想文艺复兴三大师,达芬奇一早成名又是军事工程天才,相貌堂堂膂力过人;拉斐尔出身贵族世家,二十三岁就已经名闻天下,有众多弟子追随,相貌英俊长袖善舞情人无数,哪个都比米开朗琪罗活得轻松滋润。偏偏米开朗琪罗是一个最敏感,最追求肉身之美的人。这种“内忧外患”,也只有宣泄在他笔下那些肉体的虬结挣扎里。他之所以吸引我,完全是这种无止歇的动,如果拉斐尔是一节精密的音乐,米开朗琪罗就是暴烈的舞蹈。

西斯庭天顶画里,两侧的拱肩(尖形)和弦月壁(半圆形)里画的基督列祖里的无数人物,都是采取罗马人日常生活的场景,人物形容倦怠消沉,象让他头疼不已的家庭生活。《末日审判》宏大美丽却惊恐的肉身,是他的理想和内心挣扎。

另一个有趣的八卦是,西斯廷天顶画人数上千,姿势各异,原来都用过模特。我还奇怪为什么画里女像都身材粗壮,过分丰硕——原来不论男女,模特一律是男人。米开朗琪罗对肌肉构造了如指掌,不仅是天分,还因为他是个高明的解剖师。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人金恩(Ross King),之前一本作品是写布鲁内列斯基建佛罗伦萨百花圣母教堂的故事(得过2001年美国独立书商非文学类年度好书奖),看起来也很有趣。

20:50:06 - barb -

29 November

平山冷燕

《平山冷燕》,又名四才子书,作者荻岸山人,写的是平如衡、山黛、冷绛雪、燕白颔两对才子才女的故事。小时候读过一些明清话本,总觉得不够周正,就没多看。搜集这本,还是因为某友当年曾用主角之一的名字作过ID,这也是N年前的事了,最近一心想找休闲小说看,这才拣起来。

最近忙一个欧洲的项目,没完没了和德国人美国人扯皮,累得抽筋,得闲一步不想出门,全靠看小说换脑子。这本都是在公交车上看的,看到后几回很抓人,飞速看完。鲁迅说它“温柔敦厚”,又“显扬女子,颂其异能”,我这两点上恰想起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黄蓉的天姿聪颖,智斗渔樵耕读,戏弄众恶人,智勇双全,是《平山冷燕》中的二女山黛、冷绛雪亦比不了的。然而是时毕竟是“万恶的旧社会”(小说写于顺治年间),能写一个满朝大臣写诗作文统统输给十二岁少女的桥段,还真得有点见识创意。

小说大意是宰相千金山黛十二岁既以诗文名扬天下,小家碧玉冷绛雪不服,甘愿为婢以试高下,结果难分轩轾,以姐妹相待。冷绛雪入京路上偶见才子平如衡题壁,人却堪堪错过。平如衡投奔叔父后偶遇燕白颔,惺惺相惜,结伴入京欲访山黛,以量其才。阴差阳错,凑成两对,结其良缘。

除了中华书局评的“专注情色而不涉淫邪,情节曲折但不枝不蔓”外,这本书人物刻画也颇巧妙,两位才女的言谈举止各显出身性格,两书生一狂傲率真,一风流蕴藉,各有擅场,两两相遇比试才情穿插诗文又各自推动故事进展。其中又夹着个数一数二的真小人宋信,其脸皮之厚,算计之浑,让人边看边笑边叹,又加上些微官场人情世故,各种元素凑得精巧,结构上平衡极了。而且不多废话,无限曲折也不过薄薄一本,流畅而紧凑,一口气读完很痛快。

其中才子才女比试,不是诗词歌赋,就是书法文章,以文为“武”,有翰林院会试这样的大比拼,又有一对一比速度的单挑,这不就是《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斗树洞老和尚,黄药师出题择佳婿的渊源吗。

按说才子佳人小说,所用描述再无新意,后世在戏文里也早用滥,没想到书中多处竟有侠气,象燕白颔大笑“情之所钟尽在我辈”,象平如衡评论女子之人之才,象山黛一语道破“婚姻事暗如漆”,象“明月芦花”的情境……光明磊落处犹在鸳鸯蝴蝶之外(迂的地方也不是没有,毕竟瑕不掩瑜)。一高兴又开始看同一作者的《玉娇梨》。

19:17:49 - barb -

24 November

情之所钟

话说前几天跟师父聊起一篇小说,她觉得没头绪,我觉得有新意,彼此友邦惊诧,后来才发现她是当惊悚小说看,我是当浪漫小说看。最近看到一篇林燕妮的采访,原来“一见杨过误终身”是她的名言。金庸那些个小说,十有八九,女读者当言情小说看,男读者当传奇野史励志神话政治寓言或兼而有之。看来不止鸿篇巨制如红楼梦,小说都是照妖镜,见仁见智,诲淫诲盗。

林燕妮说金庸不善言辞,下笔却把女儿情致形容得栩栩如生。我觉得他最成功的是人物个性鲜明,便于粉丝团大旗一举,党同伐异。其中争议最大的大概有杨过一个?一般不认他是情种,就认他是神经病。我对杨过印象极深,偏偏不是从女读者看男主角的角度。犹记得看《神雕侠侣》时,看到杨过种种行事细节和心理——尤其是那些小算计阴暗面,大吃一惊,心想坏了这怎么象世上的另一个我。写到他虽然对小龙女一往情深,却忍不住和别的女孩子调笑,写到他宁吃大亏而非要嘴上占便宜……没有对异性的幻想倾慕,反而觉得象一个想结识的朋友。如果我不小心穿越了,行径必如此君。

金庸小说我最喜欢《射雕英雄传》,因为写得圆熟周正,没有一个人物不可爱,包括大恶人欧阳峰。电影《东邪西毒》得了最佳改编剧本奖不是没有原因的,连欧阳克都有潜力被改写成海边寂寂奔跑的小孩。并且里面有我最喜欢的男女主角黄小姐和郭先生。黄蓉和郭靖,杨过和小龙女,是镜子的正反两面,说的是一种配比。但后者太走极端,标新立异如icon,缺少烟火气,所以不是我属意的绝配。前面这一对,有茶饭之思,有过日子的根基。我最喜欢的情节是,黄蓉给一对泥阿福吃饭,自言自语,靖哥哥,好不好吃啊?黄蓉的好处是聪明,知道自己要什么,有勇气,有能力,没有道德感——这一条加十分。郭靖是我最喜欢的男主角。黄小姐为什么喜欢他?第一条是纯洁,其次小事笨,实有大智大勇,同样知道自己要什么,最后是有信念——这一条加十分。

最不喜欢的男主角是张无忌,恨不得让他去死。男读者们多喜欢令狐冲,我不大熟悉,第一次看《笑傲江湖》是小学时乘火车,跟隔壁大叔借的(还鼓起勇气来着),当时就觉得太政治,以致不想细看。《鹿鼎记》写得很精巧,如官场现形记,政治意味倒不那么强,因此虽不言情,金庸小说里第二爱看。

金庸小说里提到若干情诗,最出名的莫过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多少人是跟查先生学会读元好问。我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是: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地难为情。

现在在读清代小说《平山冷燕》,时时想起金庸——后世仿古小说写得再好,总是脱胎自明清话本,不可能空前。连人生理想等等,一切哲学问题,在春秋战国时都讨论过了。而情之所钟,又有几种情形诗经没谈过呢?

20:52:37 - barb -

15 November

身不由己

昨天翻了几页勒卡雷(John le Carré)小说,史迈利(George Smiley)三部曲的中间一部《荣誉学生》(The Honorable School Boy),翻译咬文嚼字,莫名其妙,但因为主“战场”搬到了香港,还想坚持看下去。这个系列第一部《锅匠,裁缝,士兵,间谍》(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看得最早,也最好看,大反派尤其有魅力——目前正在拍电影,主演是英国几个中年帅哥,包括Colin Firth和我不怎么待见的Ralph Fiennes(他在另一个勒卡雷小说改编的电影The Constant Gardener里表演十分做作),还没搞明白谁演谁,我就不剧透了。第三部《史迈利的人马》早前BBC拍过电视剧,Alec Guinness演史迈利,我瞅着好,勒卡雷却不喜欢。小说拖沓极了,当时在桑托里尼躲太阳,不然看不下去。

搞不清敬爱的格雷厄姆格林为什么那么推崇勒卡雷,我越看越不以为然,好一个罗嗦自恋的怪老头儿。但为什么还要看呢,大概因为间谍身份那种无法言喻的悲怆感。《无间道》的大受欢迎大概也是这个道理,每个人在生活里都有身不由己的时候,也各有执念(如史迈利vs卡拉,史迈利vs安),卧底和间谍故事把这种无奈上升到职业高度,甚至生命高度,太贴心太甜蜜了。真是一种高度的浪漫主义。

20:17:54 - barb -

14 November

太阳底下无鲜事

最近诸事不顺,人也懒下来。上次Jun来之后几天我最勤劳,她亲授的箴言是,越写越容易。果然一松下来,手底生涩。十年前随便看本书看个电影都能长篇大论地胡扯,那种龙马精神渐渐消逝无踪。所谓太阳底下无鲜事,记日志是非常无谓的一件事情,私事不会写,能够写出来的不外衣食住行,人人无啥不同,唯一的好处是省得写信报告行踪。当然做人要积极一点看待问题,按王小波的说法是,人有表达的需要。林燕妮说金庸口头表达奇差,话都说不囫囵,写出来却娓娓道来,连情话都生动。因此需要也好,锻炼也罢,能扯一点是一点。

乱哄哄看了不少书,沙里沥金,最好看的一本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我原先对历史不感兴趣,主要是对政治不感兴趣,所以从没看过黄的书。这次起头还是侦探小说,裘小龙的《红英之死》(Death of a Red Heroin),原作是英文写的,因为得了侦探小说奖,墙外开花墙内香,翻译成中文。不过不是作者本人译的,译笔非常的马虎,小说本身也颇多纰漏,特别之处是以八十年代末为背景,百废待兴,是思潮经济民生起承转合的时代。文中细述当时上海市民生活,主角还去深圳出差,那时内地和沿海生活环境差天同地——我在中学时去过深圳一次,果然被惊得目瞪口呆,凡事凡物都带回家当新闻讲——被此书翻出咸丰旧事。

看完不过瘾,找了半天,找出黄仁宇的通俗小说《长沙白茉莉》看,这书btsb同学写过,我的感受大体相同。这本小说和《红英之死》的共同点是,都是半路出国的中国人在美用英文写成,又由别人翻译成中文,都是置人物于大时代背景中,也都大写上海(前者是八十年代,后者是三十年代)。不过《长沙白茉莉》可写得老辣好玩多了,译者也高明得多——其中沪语特地找母语者校正过。民初至建国间乱世纷纷,是极好的故事环境,这本书刻意透过小人物的眼睛看乱世枭雄十里洋场,有漫画分镜头的效果,其中又不无搞笑之处。

看后欲罢不能,摸出《万历十五年》看,越看越有意思,当时在巴黎游玩,早晨看得不想出门。万历十五年表面平静无波,按作者说的,其实暗潮汹涌,其后名臣良将不得善终的多少由此而起。很多读者看了觉得黄同情万历,我看过不以为然。书的核心是说自秦以降的文官集团,至此登峰造极,皇帝能不能干其实无关紧要,万历之所以被认为昏君,倒霉的是坐着不能有个性的位置偏要保有自我,认清实情后无可奈何遂以消极怠工为抵抗。我本来对政治不关心,看了这本书洞若观火,联系起种种自幼所知所见,对天朝时政立刻清明。另一个好处是再看公司里的人治、法治,好象走马灯一样,历历如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故事的重演,好玩之极。人事变迁、结党的偶然性,Mad Men第三季里有个活生生的例子:伦敦总部来人,美国人都以为是要提拔Drapper,没想到是送来少年英才降落伞,横加一层,不得已的老臣子只好纷纷逢迎。结果百年不遇的办公室事故使得意忘形的少年英才意外致残,大佬们在医院临时拍板一切恢复旧貌纹丝不动。这时候观众唯一能有的表情就是骇笑。

据说黄仁宇做到国民党高官才去美国研究历史作学问,不知道是不是本身经历乱世人情练达,写出来的小说论文才那么通透有趣,温和而锐利。看过以后,我比较甘于作一枚棋子。

19:42:50 - barb -

11 September

师太的师太

最近读了不少小说,没来得及记下来。这周在西班牙途中读了萨岗的《你喜欢勃拉姆斯吗》和《狂乱》。翻译小说看多了,渐渐能从译笔中摸索出作者的思路,不能都怪翻译差。另外,法国作者究竟有简洁明快,有话直说的吗?连言情小说尚且如此,罗里罗嗦,没头没脑……当然萨岗从来不靠(也不用靠)头脑清晰出名。把这两篇归为言情小说或许不准,但纯讲无事生非的感情界的,不该打入痴情司?

记得亦舒小说的女主角如黄玫瑰要看特吕弗的电影,读萨岗的小说。现在看起来,亦舒的写作以萨岗为摹本,那种有闲、敏感和永远在金钱和爱情中纠结不清欲求不满是一样一样的——人生只有这两样。只是亦舒没有萨岗美,不能身体力行,只好沦为一个旁观者、议论者……言情小说工厂,职业化地down to earth,简直要堕入尘埃深处(据说最近开始仿美剧写肌肉男了)。这种小说写一两篇清新可喜,写一辈子……亦舒写了有没有三百本,萨岗写了四十几篇,我看这两篇,已经知道所有的“故事梗概”,我最多容忍再看一篇“出名要趁早”的处女作《你好,忧愁》。

你好忧愁,一言以蔽之。这么咀嚼情绪,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只限于某段青涩美好的时期。大学时每天看一本亦舒,最喜欢《流金岁月》、《开到荼蘼》……现在这么多人被雷得外焦里嫩还坚持不懈读亦舒,大体源自一种记认,一个年轻十几二十年的自己。想必萨岗的读者一样。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略好。跟浪荡富商罗捷同居的半老徐娘宝珥偶遇年轻帅哥西蒙,在两种感情中间徘徊……那种生活中永远失望,因而习惯了失望,甚至选择失望(为了心理上的安全),写得细微而精致。其实作者有一种潜力,描写人情世故,于凡人大众而非关男女的,可是生活经验浅窄,这潜力随着茫茫岁月失落了。亦舒也一样,如果照《流金岁月》的路数写下去……《喜宝》最能看出来对萨岗的沿袭。亦舒比萨岗高明的地方在于故事的设计,曲折惊人得多(《喜宝》有杀人,又许多有政治阴谋),萨岗连故事都不擅讲。

《狂乱》我到底没看出是什么东西,大体写一个被富商包养的女人和一个被阔太包养的男人之间的爱情,如同《你喜欢勃拉姆斯吗》,富商和阔太都是美人迟暮,总之,那是个琉璃世界。女主角好象全无心肝,感情爆发时出走,遇到麻烦就回来,富商男友乃一羊牯,她竟然说是为了爱他……女主角们决计不会开心,她如果翻云覆雨还快活,等于读者自认白痴,所以呀(为了销量),永恒地,“你好,忧愁”。

不能发挥出来的潜力,等于没有。亦舒和萨岗的读者成长了,某些自动升级到张爱玲。张在极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把在她们身上还依稀的潜力落实了,她的眼界,早从男女扩及普罗大众,所以动人。我不爱读张,是因为在通俗和严肃间找不到准确的位置,想读通俗小说时嫌她严肃,想读严肃小说时嫌她轻薄……但是比起萨岗,世人对她的钟爱不算过誉。

08:32:08 - barb -

07 August

人之常情

美术史的书只草草看过两本,一本是丹纳的《艺术哲学》,一本是最近才看的丰子恺的《西洋美术史》。两本都是讲稿,丹纳的是砖头,丰子恺的是速写簿。

《艺术哲学》固然好(我是读了傅雷译注才真心认他是才子),但对于我这种完全没有地理概念的读者,它的地理为轴是种挑战,看到“法兰德斯”(Flanders)的时候一头雾水(好象从前在小说里读到“晋察冀”)。搬到北欧后旅行几次才慢慢在大脑里建立模糊的欧洲地图和对风土人情的直观印象,也许一年后可以重读《艺术哲学》。

只有一百二十页的《西洋美术史》在这方面倒很帮忙,像摄影机一样,按年代顺序扫过当时欧洲地理上的艺术中心,碰见文艺复兴这样重要的繁荣盛景,就聚焦一下,再抽出来摇向后世的巴洛克、浪漫主义……各有时空上简单清明的印象。如果丰子恺还活着,他应该被请去做艺术纪录片总导演。例如书中常见的时空变换的起承转合:

“做了金字塔史芬克斯的古王朝的梦之后,我们现在要从开洛(Cairo)溯尼罗河五百哩,来看Thebes东岸的新王朝的遗迹的Karnak神殿了。”

“‘光从东方来’: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化的光,过了爱琴海,到希腊经半岛,在那里开出了Hellenism的绝大的生活表现的花;现在再从地中海向西行,到意大利半岛,变成了自Etruscan人的勃兴至共和、帝政两大罗马时代的一千数百年间的无比的隆盛,又一转而为五百年的文艺复兴时代。”

“自此以后意大利画坛一蹶不振。而文艺复兴的波涛,一转而澎湃于北欧之野。德意志、荷兰、法兰西、西班牙就代替了意大利而作出近代欧洲的文艺复兴的新花园。现在我们可以移向这边去眺望其烂漫的光景了。”

以前粗略看过丰子恺漫画集《几人相忆在江楼》,里头的漫画常以古诗为名,构图是西洋式,技巧是国画式,画里人物物件却一点不复古,完全是时新的、即时的,又总是日常生活场景,家中孩童嬉戏啦、散步走到柳塘啦……感觉他心态见识非常开放,又有鲜明坚定的审美标准。

果不其然,其女丰一吟在前言里引了他以前一篇序言的话:

“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知也。晚近世变多端,人事烦琐,逐末者忘本,循流者忘源,人各竭其力于生活之一隅,而丧失其人生之常情。于是世间始立‘艺术’为专科,而称专长此道者为‘艺术家’。盖‘艺术’与‘艺术家’兴,而艺术始衰矣!出‘艺术’之深宫,辞‘艺术家’之尊位,对稚子而教之习艺,执途人而与之论美,谈言微中,亦足以启发其生知之本能,而归复其人生之常情。是则事事皆可成艺术。而人人皆得为艺术家也。”

可惜现在和八十年前也无啥大差别,“人各竭其力于生活之一隅,而丧失其人生之常情”。

15:33:25 - barb -

22 July

项目

前两天因为看《冰风暴》(The Ice Storm),特地把李安传记《十年一觉电影梦》翻出来看。我觉得这本书既然不是李安自己写的,不如叫“他的前半生”算了,因为只写到《卧虎藏龙》时期,看起来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衣锦荣归的产物,在意气风发的时刻趁热打铁急急催谷。

书写得不怎么样,虽然感情是真诚的,作者和传主都想捣鼓出些内涵意义,岂知观众读者们只是好奇,想满足平常的好奇心罢了。从电影看,我不觉得李安是逻辑思维能力特强的人,这本书也是这样,经验很多,主意更多,但没有理成明晰的脉络,是一种先经验后解释试图自圆其说的辩解,不是主动的“三思而后行”的纪录。在生活里它有它的好处,显然是美国文化的教益,做了再说,边做边提高总结归纳衍生。李安的成功,我觉得完全不是因为艺术天分,而是开创性,试探、实现新的做电影的方式,斡旋和坚持,做成了,独树一帜。他的标志是中西结合(个人经历和电影作品),书里也反复强调这一点。其中个人生活和拍电影经验部分很好看,有故事,有人物,有心理,个性化,满足我这种读者的猎奇心理。但一开始追宗溯源,上升到理论高度,就很罗嗦,扯来扯去,说不到点儿上,虽然东拉西扯一大堆中西怎么从个人体制市场受众等等方面结合,都是很皮毛的东西,而且主观。

顶讨厌的一段儿是拉拉杂杂讲“武学”,不知从哪儿抄来的,跟一些所谓医学专家玄而又玄地讲中医一样,让人只能有一个结论:伪科学。一般认为台湾保留的中国传统及旧学较为完整,那真是不带过滤的,糟粕也统统留下。我不是抨击武侠小说和武术,武侠小说的价值是异次元空间,和《魔戒》、Matrix一样建立一个虚幻世界供人遐想,不是真提供了一套练武的哲学;武术是很美好的,动用身体,继而强健头脑,别人看着好看,对自己又有好处,它有很实用的方法论,但不是玄学。一些号称来自道家理论的所谓“武学”就是这样,字句优美玄妙,乍一看很深奥,一推敲不知所云。

不过读完也不是没有收获,李安不是最高明的艺术家,但肯定是一个高明的项目经理。虽然不能和“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相提并论,但是大制作电影动辄资金过千万,演职员上千,规模、复杂性和风险不亚于某些重工业项目。

我和很多资深项目经理对谈过,从他们身上发现,虽然项目管理有自己的专业体系和认证,项目经理本身并不需要具备太多专业知识,譬如手机项目经理不需要自己懂Android和Symbian平台开发、光学和射频、机械和采购、生产和质量。他们动辄领导过百人的团队,管理几百万资金,所需要的不过是控制(卡住输入、输出和联结两者的过程)、凝聚(让来源目的不同的团队成员为一个目标努力)和协调(斡旋在对项目有正反影响力的各种力量之间保证不卡壳)。我们叫项目管理,管理的其实不是项目,而是人。项目经理不只要有经验和能力,还要有人格魅力和灵活性,这和电影导演一样需要创造力。

从这本书里看,李安是一个项目比一个项目做得大,做得稳定,做得成功。他的控制不一定做到最好(超支,追加预算),凝聚力很强(细心观察,调动新老手的积极性,在颁奖礼上分享荣耀),协调能力是超一流的,不但把制片人、投资方、演员和工作人员管得服帖,还是自己电影市场最大力的推手。他很有自知之明,也很有用人的眼光,基本上总能找到和安排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电影的结果基本上和他控制的方向(譬如在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上)不差太多,唯一差到的他自己也说没找明白原因,是他的电影里反响最小的《与魔鬼共骑》(Ride with the Devil)。但是项目这件事嘛,做得再好,总有控制范围的边界,外部不可控因素很多,碰上了不知所以,要过些时间有更多经验和信息才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

我说李安是高明的项目经理多于艺术家,是因为他的电影总有一种折衷感,像在不同力量间周旋妥协的结果。书里就证明了,他把票房和个人意趣放在等重的位置上考虑,即使不是票房,也是电影节竞赛。他如愿以偿拿奖无数,是高明的项目管理的结果,不是艺术性高超(当然不等于他的电影没有艺术天分,只不过不那么纯粹罢了,反例是伯格曼这样的导演)。

胡说八道这么多,纯粹是因为我自己现在正做一个麻烦的项目所以乱发感慨。所以较记得的一句李安名言是,“小地方圆润一点,大方向、大东西才要得到。” 别看他的作品那么温吞细密,他其实是一个最实用的导演。如果有电影项目管理这门课,真应该请李安当教授。不过这大概是独门武功秘笈,不会出现在假手他人的传记里。

18:16:13 - barb -

07 July

无罪

草草写一下《文静的美国人》(The Quiet American)的读后感。

这是我看的第三本格林(Graham Greene)的书,并不觉得惭愧,实在是太喜欢了而不舍得看的缘故。我看的第一本是《恋情的终结》,然后马上跑去买了一系列格林。他写情感之纠结,无论爱情或信仰,都洞若观火、明差秋毫。本来乱麻似的一团,不知怎么被他写出一种披荆斩棘的快感。

《文静的美国人》一开篇就是格林式旋涡,把人连思维带情绪都稀哩呼噜卷进去。看上去是三角恋爱,英国记者福勒(“我”),美国记者派尔,越南女子凤儿,我差点以为是《恋情的终结》的翻版,要到看到五分之四处,我才突然明确意识到它是本政治小说。尤其是那一句,“他总是单纯无知的。你不能责怪单纯的人,他们永远是无罪的。你所能做的只是控制住他们,要不然就消灭掉他们。单纯无知是一种精神失常。” 表面是写那个“满脑子给善意和单纯无知武装得坚不可摧”的派尔,实际上呢,他是一个文静的“美国人”。

评论家们都说格林是多么敏锐的预言家,书里的一切描写,都像后来发生的越战。我倒觉得任何一个长驻当地深入民间的记者都会产生预言的本能,深入群众,眼睛自然变得雪亮。只不过,任何人都不能像格林这样,把一个瞬间描述得比新闻图片的震撼力更惊人。我印象最深的场景有,主人公福勒跟着法国军队穿越稻田时的尸横遍野、福勒和派尔在碉堡里跟两个越南小兵大眼对小眼、记者俱乐部的战争新闻发布会……比起来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的《冷血》(Cold Blood)才像编造的小说,《文静的美国人》更像真正的新闻故事。

我尤其喜欢这两段:

“今儿晚上,占有一个肉体,似乎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许因为这一天,我看见过的肉体太多了。那些肉体不属于任何人,甚至也不属于他们自己。我们大家都是可以牺牲的。等我睡着后,我梦见了派尔。他独自一人在舞台上跳舞,跳得很生硬,两只胳膊伸向前,搂着一个看不见的舞伴。我坐在一张像弹钢琴用的凳子上看着他跳,手里握着一把枪,以防有谁来干涉他跳舞。有一张节目表贴在舞台旁边,就像英国音乐厅里张贴的那种,上面这样写着:‘爱情之舞,甲级证书。’”

“我在岗楼脚下站了一会儿,让视力恢复过来。满天星斗,没有月光。月光使我联想到停尸房以及在大理石板上用冷水冲洗一只没有装灯罩的灯泡,但是星光却是生气勃勃的,从不静止,几乎就像是有人在那片广袤的空间设法传递出善意的信息似的,因为就连星星的名字也是友好的。维纳斯星座是我们心爱的一个女人,白熊星座是我们童年的小熊玩具。我想南十字星座,对于像我太太那样有信仰的人说来,可能是一首特别受到喜爱的赞美诗,或是床边的一篇祈祷文。”

这两个抒情的段落,都是枪林弹雨的间隙,描写了战争非常具体的残酷后,主人公喘了口气,那其实是格林见识到的越南乡野的极美。我真喜欢格林一向的这种节奏感,什么都掺乎着来,错综交杂,起起落落之间,唤起无数思绪和怅惘。

另外使我坚决不同意这是个爱情故事的原因是,对三角恋最重要的女主人公凤儿花的笔墨不少,却让人觉得语焉不详,除了温存、烧鸦片、对爱情坚决等等表面化的描述,简直没什么性格,不像真人。我怀疑是拿他自己在舞厅见识过的越南舞女作样子想象的,而那种默默无言的温柔敦厚,更像描写一种民族性(当然也是西方人对东方人的雾里看花),而不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所有精彩的段落都是形容派尔的,他的那种好出身、文雅、天真、偏执、自以为是强加于人……书前有一篇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的导言说的好,“但那个文静的美国人并没有弄清楚。直到最后,他仍然断定信仰要比和平更加重要,信念要比人们更加充满活力。他那种世俗的天真是一种原教旨主义:他认为应该具有信仰。需要不择手段。重新阅读这本小说增加我对世界各地的所有那些派尔之类人物的恐惧。他们并不打算伤害我们,但他们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伤害。让福勒这样一个玩世不恭的人去强调派尔认为只有象征意义的那些死亡的真实性,以此捍卫生命的目标;格林的伟大成就就在于此。福勒至少相当理想化地相信世上并不存在一种值得去为之杀人的信念”。

20:46:30 - barb -

09 May

傻笑

老是咯咯傻笑——看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游记的时候。我本来特别不爱看游记,觉得看别人乱逛乱发感慨没意思,还不够眼红的呢,再加上没有任何行程和喜乐能复制,人和人的感受又大相径庭,有那个闲功夫不如自己计划一趟近省小旅。但是谁让布莱森先生净拣那些明显我一辈子都不会去的地方跑,比如周游全美小镇,搭火车跑遍英国城乡之类的,吃了种种苦头,发了无数牢骚,这种热闹不看白不看(喜欢看村上春树自讨苦吃的希腊土耳其之旅也是一个道理)。

于是他的旅行随笔一口气看了三本:
《失落的大陆——美国小城之旅》(The Lost Continent—Travels in Small Town America)
《“小不列颠”札记》(Notes from A Small Island)
《人在故乡为异客——二十年后返乡手记》(I'm A Stranger Here Myself—Notes on Returning to America after 20 Years Away)(现在在看)

很遗憾还没弄到旅欧游记Neither Here Nore There—Travels in Europe(好象中文版还没出?),心态不可谓不恶毒——想看看他把欧洲挤兑成什么样儿。比起耻笑老欧洲的美国人,他更像个英国人不是吗,对美国挑挑剔剔的,话从来没有正着说过。

但我爱看他的书倒不是因为他坏或者是嘴碎,而是这个人扭曲得太有意思了,美国小镇长大,有个抠门得不行的爹,在英国工作二十年,当过记者,娶了英国老婆,又搬回美国住,直到受不了美国又搬回英国……环境造就的局外人态度,走哪儿批判到哪儿,看得任何别的国家的人都油然而生爱国热情,唔,格么这一点我国倒还没那么坏……另外他不是写过科普读物《万物简历》(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吗(我爹买过一本给我,我当时看到这个名字就恶心得不想看,什么人敢夸这样的海口!),手头这本《人在故乡为异客》就充分揭示了他作为一个美国nerd和英国小报记者结合体的存在。没办法,我这个人就总是被各种nerd和毒舌吸引,唉唉唉。

比如说,会有什么人没事儿钻研日常用品说明书或者报纸数据,一一分析列举其中荒谬反常之处呢。好吧就算美国nerd都干这个,又有谁能把毫无因缘的故事凑在一块以达成插科打诨逗人发噱的效果呢。譬如这一宗:首先电熨斗说明书特别提示“不要与爆炸性物质一同使用”,我们的反应不是像布莱森一样,“对于那些需要这种初级指导的人”要“本能地大肆笑话他们”吗。可是布莱森马上勇敢地承认,“我明白为什么我从来没做过这等蠢事了,只不过是因为我从来就没想出那样的点子。”因为报纸上写,亚特兰大勇士队的棒球明星John Smoltz某天在训练时出现,胸口上拉了一条狰狞的红肿痕迹,大家追问咋回事,他才胆怯地承认是自己穿着衬衫的时候拿熨斗去熨,才弄成这样……于是作者抖搂出来一箩筐数据报道,说明因为枕头、椅子、曲别针、钉书器、纸币、天花板(:!:)……等等日常事物受伤进医院的美国人比被电锯、菜刀等等危险品所伤的多到匪夷所思的地步。这是个啥国度啊。

18:45:40 - bar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