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b的不老歌

25 April

生命比死还要长

1.
下午看了半个Ripleys Game,很有一点小感慨。

先开头慢慢悠悠的,看的还不怎么着紧,可是有两个片段真动人心魄,一是得血癌的邻居乔纳森在昆虫馆杀俄罗斯人的时候,镜头狠狠地拍螳螂打架,让你提心吊胆等着老头儿被谋杀——当然是为初为杀手的乔纳森担心。那种明知道一个结局,却在紧张的铺垫中等的滋味令人难忘。当然,乔纳森完美地完成了谋杀,消音器质量好得出奇,直到俄罗斯人的血溅满了玻璃,整个昆虫馆里还是悄无声息。

另一个是Ripley和乔纳森在火车厕所里杀俄罗斯人的三个同党时,彪悍的三个黑社会一个接一个晃过来自投罗网——可是半吊子杀手乔纳森显得那么不专业,我们只好为Ripley捏一把汗……导演竟然是个女的,厉害,让人活生生感觉到那种tension.

刚开头看不出来什么,看到后来,往前一想,觉得真好看。

偶觉得马尔科维奇的眼睛和别人大不一样,比如Jude Law吧,眼睛是往外放光的,整个儿像玻璃,让人想起彩云易散琉璃脆之类,可马尔科维奇的眼睛是往里吸光,像黑洞。任何东西进入他的视线,立即化为乌有,可你明明知道,那双眼睛洞察这世界一切罪恶与秘密。


乔纳森问他,Who are you? Ripley说,我是个天赋懂随机应变的人,我没你那么有良心,我年轻时曾因此感到困扰,但现在已没有了。那种平静的口气,连疲倦都没有,无奈也没有,然而从他的表演里你看得出来,这些他都已经经过了,没什么大不了,甚至死亡,也不过是人必然的归宿。

电影的画面很华丽,颜色无所不用其极。Ripley家巨大华美的客厅,苹果绿的沙发,大红靠垫,天花板上耀眼的浮雕,让人想起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雕像甚至垂下腿来,美得嚣张。夜晚的柏林街道,石砖路发着湿而冰冷的光;明晃晃的火车包厢窗外掠过流金般的街景……可是全部加在一起,也掩盖不了一股冷冷的死一般的气息。

这让我想起ithaca在明格拉那个贴子里最后引用的一句话,“我的心,就像是一间黑漆漆的、不透光的房间……它太暗了,所以,我不会给任何人看。”

2.

从霸占电视3小时之久的偶爸手里收复失地,继续观看,顺便回顾。

女导演叫Liliana Gavani,意大利人。戏开始的地点是柏林,却用了不怎么美国的美国演员约翰?马尔科维奇。真是一套奇怪的组合,可是这组合的效果奇佳,配着神出鬼没的电子乐,拍出了又冷又华丽的欧洲气。

刚刚狗哥了一下,片子改编自Patricia Highsmith“瑞普利”系列小说的第3部(瑞普利系列共有5部),《瑞普利在地下》。这个故事发生在马特达蒙和Jude Law他们演的《天才瑞普利》那个故事之后的20年。

片子一开头,就紧锣密鼓把Ripley的邪恶、冷酷无情和艺术家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Ripley搞了批名画家的素描,与画商去做交易,讨价还价不成,画商着保卫把Ripley赶走,一不住二不休,Ripley几榔头把保卫打翻在地——那是典型的马尔科维奇,动作干净利落,脸上是一种没有表演的表演,生生把你收服。他甚至有使观众对邪恶产生宽容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人眼生爱慕,心里却开始打鼓。

打完保卫之后,Ripley不但强行交易,拿走了原来offer的钞票,还一不做二不休,把画也收走。强取豪夺的后文是,他是一个慷慨的贼——把所有的钱都给了跟班的混混。就像让观众始终挣扎在爱和不爱这个罪犯之间,这让人再次怀疑他犯罪的动机和目的。

魔鬼Ripley既会赚钱也会生活,他买了架古钢琴,漂亮得像从中世纪的皇宫抬出来的,我们后来知道,这架琴修复后送给了他的爱人露西,结尾在奥林匹克剧院里露西的演奏,以及片中无所不在,那急匆匆像生命疾赶的琴音就出自这里。那声音像欲望的无限攀升,又像脆弱心灵的沉溺与退潮。

——仍然是那股死的气息。

3.

真不相信这是一个女导演的手笔,这是一部很man的戏。尽管还有一个不那么man的乔纳森。

裱画师乔纳森的生活本来顶快活,妻如花女似玉。可是无端端侮辱了邻居Ripley,恰恰在Ripley的耳根底下诋毁邻居不上路的美国口味。等他看见了Ripley,悔之晚矣,再怎么解释都没有,在Ripley一句紧似一句的追问“Meaning?”中,乔纳森节节败退,溃不成军。这是我们看到的天才的Ripley和凡人乔纳森的第一次交锋。

所以,当中间人彼得找上Ripley,要求找个杀手去杀俄罗斯人的时候,Ripley大力推荐乔纳森。彼得说,你的邻居是个懦夫。Ripley告诉他,这个懦夫得了血癌。

于是我们又看到彼得和Ripley是如何一步一步把乔纳森逼上了杀手的道路。冷,仍然是背脊上,一阵一阵的冷。

杀掉俄罗斯人真是乔纳森的壮举,没想到惊心动魄的一幕竟然成功得如此周全,乔纳森拿到了第一笔钱。当然还没结束,和我们的预想没有一点差错,这条路一踏上就万劫不复。彼得告诉他,俄罗斯人是死了,不代表他没同伙呀,你不怕报复,不代表他们不会找你的家人呀。

这次,他给乔纳森的是一条钢丝的夺命索。

晃晃荡荡的火车穿过意大利的夜,然而这列车不是奔往宿命的终点,这只是阴谋其中只一场。乔纳森战战兢兢地揣测厕所里那个俄罗斯人同党会什么反应,笨拙地又是掏枪就是拿绳子,令他吃惊的是里头的人告诉他,这场面还不需要用枪,——他看到神出鬼没的Ripley。这是第二次交锋。

七手八脚把三个俄罗斯人做掉,我们看到Ripley冷静又迅速地擦去溅在洗手间门上的血,冷硬,刚强。乔纳森像个胆小鬼一样吐了。

演乔纳森的是Dougray Scott(Mission Impossible 2里的大反派),他把那种既要面对绝症,挑战自己的勇气和道德感,又要安慰妻子,捍卫家庭的焦灼和矛盾演得丝丝处扣。可惜他遇上的是马尔科维奇,马尔科维奇在演戏的帝国中惟我独尊,只要有他在,这个国度里就没有第二个王。

4.

乔纳森问他:如果你没有良心,为何在火车上帮我?

Ripley微微一笑,说:我不知道,但也不觉得奇怪,我只知道,人的性格会不断地改变。

奇怪的是,他在幕后操纵一切,乔纳森不过是个傀儡,可是只有在面对乔纳森的时候,他才难得地吐露一点心声。或许是他沉寂了太长的时间,或许是,在冷冰冰的枪和钢丝中间,片刻并肩杀敌,终得靠那么一点儿暗涌的热血。

Ripley和乔纳森坐在客厅里下棋,布好捕兽器,等着下一拨敌人。乔纳森说,天,我受不了这么等下去。Ripley说——我小时候,在沙滩一等几小时,等父母坐船回来。——他们淹死了。我可以等一辈子。

马尔科维奇没有表情的表演,没有声调的对白可以说得你心里一紧。编剧很神奇,一句半句,似乎不经意地把点睛之笔闲闲放在高潮的间隙,一把扣住你的命门。

这时候Ripley和乔纳森已经有了深深的默契,以致于双双拔枪射杀一个被他们要挟着利用过的罪犯时,让我想起小马哥和狄龙。这就是天才的马尔科维奇,让观众扔掉道德判断,打从心眼儿里希望他们好好地活着。这就是天才的Ripley,让我们在这个已经分不清谁更邪恶、有无正义的世界里,由衷地迷醉。

我最喜欢看这电影里,Ripley戴着贝雷帽,散发着清峻的英国气息。

片子里的草地和河也有点像英国式风景画,在那种冷调子里,Ripley点着了汽油,轰然一响,炸掉了被他和乔纳森解决的数具尸体。柏林的空气干净得像水晶,那火焰爆出去,华丽得像场烟火表演。

在毁尸灭迹的同时,Ripley甚至不忘打电话到花店去定大红色的牡丹,那是为了露西在奥林匹克剧院的公开演奏会。编剧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完美地完成了时间的过渡与场景的交汇,那些台词,亦是美景。

5.

回光返照。

我想乔纳森命不久矣,不至于就这样拿钱走人,从此和老婆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果然。只是我猜到了开始,却没有料到这结局。尤其是没料到,除了尾巴尖儿,竟然越看越像吴宇森。

敌人埋伏在乔纳森家里,勒着他妻子莎拉的脖子让他交待Ripley去了哪里。Ripley赶来得不迟,刚好打爆敌人的头,可是也刚好吃定了另一颗子弹——直到乔纳森挡住了他的身体。

Ripley第一次吃惊。这个他嘲讽憎恶的乔纳森。这个他一手操纵迫他犯罪的乔纳森。这个温吞的老实人,一个懦夫。他说你为什么要救我?乔纳森脸上只来得及露出淡淡的笑容。这笑容是给Ripley的,还是给莎拉的?是为了解脱了疾病的折磨,还是为了逃离了命运的枷锁?是解脱,还是抚慰?是告别,还是仅仅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表情?——不可能毫无意义,因为从20年前我们就知道,Ripley性倾向和他的道德观一样含混不明。

我一直担心我看错了,倒退、前进了好几次,还是没有看清,Ripley眼角闪了一下的,是否是泪。如果是眼泪就过分煽情了,可是Ripley的泪,稀罕得像天上的星星。

对着乔纳森的尸体,Ripley冷静地告诉莎拉,要报警,要如何向警察描述,这是乔纳森的钱,拿去生活……莎拉狠狠地啐他一口。

他擦擦脸,站起来,走到门口,耸耸肩膀说,没所谓。我没指望你会感激我。

他的脸上是比死还令人折堕的倦意。

大剧场,露西的眼睛搜寻着Ripley。直到他来,才掀开古琴的盖子,那铮琮声像生命急雨一般飞逝于夜空。Ripley靠在最高最远的石柱上,闭上眼睛,他看到乔纳森中弹倒地前的脸,和那个奇异的笑容——他甚至还不得不对露西远远投来的目光笑。

生命比死还要长。
posted at 13:20:00 on 04/25/04 by barb - Category: Life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Add Comments

这篇文章已经关闭,不能添加评论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