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b的不老歌

11 September

师太的师太

最近读了不少小说,没来得及记下来。这周在西班牙途中读了萨岗的《你喜欢勃拉姆斯吗》和《狂乱》。翻译小说看多了,渐渐能从译笔中摸索出作者的思路,不能都怪翻译差。另外,法国作者究竟有简洁明快,有话直说的吗?连言情小说尚且如此,罗里罗嗦,没头没脑……当然萨岗从来不靠(也不用靠)头脑清晰出名。把这两篇归为言情小说或许不准,但纯讲无事生非的感情界的,不该打入痴情司?

记得亦舒小说的女主角如黄玫瑰要看特吕弗的电影,读萨岗的小说。现在看起来,亦舒的写作以萨岗为摹本,那种有闲、敏感和永远在金钱和爱情中纠结不清欲求不满是一样一样的——人生只有这两样。只是亦舒没有萨岗美,不能身体力行,只好沦为一个旁观者、议论者……言情小说工厂,职业化地down to earth,简直要堕入尘埃深处(据说最近开始仿美剧写肌肉男了)。这种小说写一两篇清新可喜,写一辈子……亦舒写了有没有三百本,萨岗写了四十几篇,我看这两篇,已经知道所有的“故事梗概”,我最多容忍再看一篇“出名要趁早”的处女作《你好,忧愁》。

你好忧愁,一言以蔽之。这么咀嚼情绪,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只限于某段青涩美好的时期。大学时每天看一本亦舒,最喜欢《流金岁月》、《开到荼蘼》……现在这么多人被雷得外焦里嫩还坚持不懈读亦舒,大体源自一种记认,一个年轻十几二十年的自己。想必萨岗的读者一样。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略好。跟浪荡富商罗捷同居的半老徐娘宝珥偶遇年轻帅哥西蒙,在两种感情中间徘徊……那种生活中永远失望,因而习惯了失望,甚至选择失望(为了心理上的安全),写得细微而精致。其实作者有一种潜力,描写人情世故,于凡人大众而非关男女的,可是生活经验浅窄,这潜力随着茫茫岁月失落了。亦舒也一样,如果照《流金岁月》的路数写下去……《喜宝》最能看出来对萨岗的沿袭。亦舒比萨岗高明的地方在于故事的设计,曲折惊人得多(《喜宝》有杀人,又许多有政治阴谋),萨岗连故事都不擅讲。

《狂乱》我到底没看出是什么东西,大体写一个被富商包养的女人和一个被阔太包养的男人之间的爱情,如同《你喜欢勃拉姆斯吗》,富商和阔太都是美人迟暮,总之,那是个琉璃世界。女主角好象全无心肝,感情爆发时出走,遇到麻烦就回来,富商男友乃一羊牯,她竟然说是为了爱他……女主角们决计不会开心,她如果翻云覆雨还快活,等于读者自认白痴,所以呀(为了销量),永恒地,“你好,忧愁”。

不能发挥出来的潜力,等于没有。亦舒和萨岗的读者成长了,某些自动升级到张爱玲。张在极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把在她们身上还依稀的潜力落实了,她的眼界,早从男女扩及普罗大众,所以动人。我不爱读张,是因为在通俗和严肃间找不到准确的位置,想读通俗小说时嫌她严肃,想读严肃小说时嫌她轻薄……但是比起萨岗,世人对她的钟爱不算过誉。

08:32:08 - bar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