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b的不老歌

18 October

不知该说啥好了


那天在感冒中迷迷糊糊看了大名鼎鼎的《午夜守门人》(The Night Porter),非常的失望。毕竟它引起过那么大的争议和那么强烈的惦记。失望具体在于哪里说不出,就好象这个电影一直认真得有点偏执地去说一些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不是因为它的虐恋内容或者逼得观众在善恶间无法自处的挣扎,而是因为它的不知所云,说记录又不是记录,作者分明想表达什么,可是或者是他怕犯众怒不敢说,或者是他压根儿没想清楚自己究竟想怎么样,总之,我看到的甚至不是一种客观,或是融合成一个整体的混沌境地,而是左摇右摆。作者们指使着你,魔这里一尺,道那里一寸,然后大家都稀哩糊涂地赴死,兵兵两声枪响,游戏结束了。好象做了一场并不那么愉快也说不上情绪复杂的梦,还不如心理学上讲一个经典案例那么令人印象深刻。

冷清的维也纳街头,整理得纤毫不染的封闭空间,巨大的、充斥整个画面的苍白面孔……很多让人期待它成为一部佳片的小信号熄灭得比烟头还要快,只剩下兀自冗长沉缓的节奏。如果不是这奇特的题材,这个电影活不到现在。颇有一些欧洲电影在艺术的幌子下苟延残喘,以为剖析、分解及痛陈辛酸史就高人一等,不知乏味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的看碟经验有限,好象没什么可以拿出作比较的片子,略微涉及道德范畴的,不过是《教室别恋》(All Things Fair)、《爱情重伤》(Damage)……那么几出,纯观看的角度看,都比这一部好看,当然题材的惊人,就不比了。

真希望多发现一点像《祖与占》那样,一分一分,每节每格,都让人忍不住流连咀嚼的电影。再不然,同样扯到纳粹与人之道德底线,像《梅菲斯特》(Mephisto)那样乌云压顶盖下来也好啊。
20:57:50 - barb -

16 October

Batman

以前有钱人寿辰不是兴唱大戏娱众吗,而且必然是袍甲戏,取其缤纷热闹。今天无事,以DVD效仿之,摈弃以往的罗曼蒂克影片,专拣声光色大戏,放的是“蝙蝠侠诞生”,大家呼噜呼噜吃面的过程中就看完了,不算精彩。小时候电视上偶尔放蝙蝠侠可是大事,我从电影杂志上看到被化学液体毁了脸的小丑还很害怕了一阵,更因此觉得蝙蝠侠的故事特别,盼着看。我是伪漫画迷,美国这类充满肌肉和暴力的英雄人物漫画我肯定一本看不下去,但是拍成电影十有八九都吸引我,爱其光怪陆离的世界。尤其爱看X-Man那种,咻一下翻云覆雨,拥有超能力,而且有集体的智慧。对于我们天生爱呼朋引伴的天秤座,孤胆英雄,未免凄凉。

这回的Batman Begins翻译成“侠影之谜”,跟武侠小说似的。而大侠果然是身负杀父之仇,得到意外的因缘(并且,当然,骨骼清奇),在雪山顶上学了独门武功(这点他们就不如金梁大师们想象力丰富,不过是传说中的忍术以及看不出门道的三脚猫式拳法,白让我等着蜘蛛侠似的变异了),然后下山除暴安良。完全想不到,驾着蝙蝠车穿过圆月,顶会摆pose的英雄,是这个路数。

想起迈克也曾在《影印本》连篇累牍地写蝙蝠侠,翻出来看。偶像也说,固然觉得蝙蝠侠的故事不能提供娱乐之外的需求——片刻窝心的安慰,带来心灵相通的追忆,但不乏令人轻微地感动:

戏里没描写,只提供一点线索,但是我们的武侠小说有太多类似的个案:男主角童年遭逢不幸,目睹父母被恶霸杀害,于是上山拜师学艺,长大成人为双亲报仇。苦练的日子没花笔墨描写,然而那辽阔岁月的寂寞透出飕飕寒风,使人生怜。

相信偶像看了Batman Begins会大失所望,不但猜个正着,而且毫无意外,所有隐蔽的猜测顿失诗情画意。这种身世跌宕起伏的故事,高明处应该是写意中的留白,让你欲罢不能,猜比看有趣,好象杨过学艺记里独孤求败的故事。可是太含蓄了,赶不上大制作5分钟抓人注意力的节奏。

不过纯粹多愁善感并不是我们家偶像的风格,人家的标志作风是拿性取向作文章。看到下一篇,估计蝙蝠侠粉丝们纷纷大跌眼镜,我一说事关罗宾,迈克迷们立刻心里有数。不过在这部事无巨细的Begins里,完全没有原著中和蝙蝠侠同进同退的罗宾。倒有一位漂亮的青梅竹马Katie Holmes,在结尾对着已知是蝙蝠侠的Bruce Wayne,说了一句让我颇怀疑编剧参阅过金庸小说的话——大意是蝙蝠侠是大英雄,不过不再是我所认识的Bruce了,也许,在未来哪一天,哥特城不再需要蝙蝠侠主持正义,我有可能再见到我所认识的Bruce。

多耳熟呀——“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18:33:45 - bar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