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b的不老歌

02 April

About a boy

昨天温习了一下About a boy,一口气看完了。这几年电影看得越来越少,也不太耐烦端坐电视机前看DVD,所以很欢迎这种轻松诙谐的电影,让时间不知不觉过去,虽然很多喜剧电影仔细一想,调子是灰色的。这个电影儿最好的地方是没有热烈的高潮,眼看直冲峰顶,一口气没提住,泄了,哎,竟然也没什么。既不意外,也不失望,也许还能笑出声来。Nick Hornby的小说大多这样,既要耍小聪明逗人笑,又不盲目乐观,在悲喜交加里走条中间路线。

这个戏差不多是Hugh Grant的电影里我最喜欢的一个,A Single Man里爱上老师的大学生Nicholas Hoult还是个怪小孩,眉毛横着长,象儿童Spock,谁想到七年后长成一幅人不风流枉少年的样子。怪小孩他妈Toni Collette也非常可爱,以至于三怪凑在一块儿气场很合,格兰特先生一贯夸张的表演方式被另两位修理得恰到好处。最乐的一幕是怪小孩拿他妈做的硬面包喂鸭子,实在硬得掰不下来,整只扔进湖里,一只鸭子不幸中弹屁股朝天……不是我没同情心,实在是情境和凶器太日常了所以爆笑到出人意表,Hornby不愧聪明绝顶。

这种无关风月的轻喜剧还有什么,一时想起来一个《雨人》,未免太励志;又想起来一个《一条名叫旺达的鱼》,又笑得太厉害太疯……也许,Almost Famous?这样保证两小时欢乐时光的电影多多益善。


NH
17:39:27 - barb -

25 February

异国

Another Country比想象中好看,把沉重的话题拍成青春备忘录,四两拨千斤。Rupert Everett还是一样轻浮,但是因为年轻(免罪金牌),反而催出一脸星光。男主角请心上人吃饭,白衬衫白领结,黑西服口袋插一朵裸色兰花,这么娘的打扮硬被他穿出一种浊世翩翩佳公子的倜傥。这种小细节很有,比如Colin Firth同学身穿竖条衬衫套着格子睡袍,面容硬净,言辞有力,一副传说中的共产主义者look:mrgreen:

故事改编自三十年代剑桥五间谍之一Guy Burgess的真人真事,据说他在伊顿读书时因为同性恋倾向受到歧视和排挤,多年后直接从英国外交部叛逃到苏联,以至于一时间风声鹤唳,同性恋和叛国者画上等号。电影里两位弱势群体代表最后互相体谅,一个接受了同性恋,一个看起了卡尔马克思——搞笑(或者悲哀)的是,剑桥青年们为了自由投奔苏联,三十年后,Nureyev为了同一个目的逃向西方。难怪约翰勒卡雷沉迷在冷战里拔不出来,不是历史包袱不舍得放下,实在是现成的魔戒世界(光明黑暗大对决)不忍卒弃。

电影改编自热门舞台剧,Rupert Everett从舞台演到大银幕,奇怪的是,舞台上跟他演对手戏很有化学作用的Kenneth Branagh被换成Colin Firth。现在虽然没啥可比性,少年英俊的Branagh可怎么看都比清秀版费先生有气场,男同志和共产主义者临场的针锋相对很能带动观看气氛,电影里太冷静了。

八卦一下(也许大家早知道了……),Rupert Everett居然演过福尔摩斯(倒真是一副长脸),Kenneth Branagh演过瑞典警长瓦兰德(Kurt Wallander)——可见身材堕落了。

21:09:57 - barb -

22 February

The King's Speech

我终于按捺不住,跑去看了The King's Speech。看完难得一次同意hans的观点,这真是一部平庸的电影,还不如零六年的The Queen。一个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故事,不打王室这张牌,美国人何至于趋之若骛。剥掉皇家的外衣,该电影说传记不传记,说励志不励志,说搞笑不搞笑,说友情不友情,雨露均沾却不起波澜,真让人泄气。

当然Colin Firth是好的,努力地演,角色也很难——回想去年的电影,想不出什么更抢眼的角色(当然我看的电影有限)。不过剧本薄弱,加上Geoffrey Rush和Helena Bonham Carter也没啥子用,只让人觉得是几个能单挑的演员被拉做一堆,没有产生群戏成几何级数激增的化学作用。

那么Colin Firth的粉丝要不要去看?当然要。迈克说,“费夫先生最教人赞叹的,是把一国之君体内永远长不大的男童表现得淋漓尽致,眉梢眼角既有傲气霸气也藏着飘忽的信心。” 乔治六世得到他的演绎应泉下无憾,光外形都是一种奉承吧?一看国王的背影就知道Tom Ford为什么不假思索找他拍A Single Man,西装在他身上,肩是肩腰是腰,该熨贴的熨贴,该含蓄的含蓄。fuge说Colin Firth是“性感”的反义词——我倒觉得,这下连缺陷美都齐了。

前几天看了半截《同窗之爱》(Another Country),八四年的电影,Colin Firth当年二十四岁,按说并不算小,不知道为什么格外有少年的姿态,和现在相比身架都细瘦得多,好象没发育完,面貌清秀,和美貌的Rupert Everett站在一起也不逊色。后来他不知怎么越长越粗壮,反倒比一众人老珠黄的美少年出挑,有一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姿态。

九五年演BBC的《傲慢与偏见》,他三十五。众所周知的镜头是湖中湿衣记“Colin Firth Strips Off” :mrgreen: 今年五十一岁,没显得比大喜年代老多少,倒是他的李子Jennifer Ehle,在The King's Speech里成了师母级的医生夫人。医生夫人惊见国王王后不知所措的一幕非常庸俗,象插播一段京剧,但是想到李子和大喜,真是前尘往事俱上心头。在这个人身上,好象完全不须介怀时光之流逝似的。

顺带看到几个预告片,打算去看小帅哥Andrew Garfield的新片Never Let Me Go(好象是在The Social Network之前拍的),谁看了点评一下?


the king's speech-

20:12:25 - barb -

26 January

电影三部

上星期六晚上Tim从NY打电话来煲电话粥,从他二十年前游欧洲的经历,扯到上个月去北外作电影讲座的见闻,直喷了两个多小时。间中提到三部电影,他特地又写信来大力推荐,特此记录,谁有一定要借给我看啊。

The Girl with the Pearl Earring
这个是说起荷兰人和弗美尔时提到的,fanfanyang也提起过(因为是Colin Firth演的嘛,BTW,我们这儿快上映The King's Speech了)。我说该片不是口碑不佳吗,他说别听他们的,这片儿的时代感相当好,很能说明荷兰人生活态度的上下文。

The Lives of Others(德国,2006)
四年前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我说您不是只看圣丹斯吗,竟然还能正眼看学院奖,他说人家这是外国片儿,独立制作的!他坚决认为该片是年度最佳电影,大概又是讲到了政治、意识形态之类的他的敏感点。

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 (罗马尼亚,2007)
这是个讲堕胎的电影,一个女孩子意外怀孕了,想尽办法堕胎,因为所处的特殊环境搞得象个惊悚片(罗马尼亚在这件事上到底特殊在哪儿我也没搞明白,学罗马尼亚语的同学请帮忙介绍一下)。

21:23:48 - barb -

16 December

惘然与枉然

这不算交作业,实在因为记性差,想到一笔记一笔,也算事情没白做。

《色戒》出乎意料的枯燥,味同嚼蜡。上一次看李安的电影是《冰雪暴》(The Ice Storm),虽然是没啥情节的标准文艺片,却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小片段,小演员也各有各精彩。《色戒》呢,从故事到情节,从演员到场景,没有一个圆融顺溜的地方,不能挑逗人的感情,反而挑战人的智商。

大学生一相情愿杀汉奸,本来是一个荒谬的故事,登在报上是奇闻一件,毫无道理可言。电影却拍得公仔画出肠,前因后果交待得一清二楚,成了一段乱世儿女情,走的是三流言情小说的路子。

我虽然不粉张爱玲,也没看过原著,不过我相信如果张奶奶就这点德行,不可能迷倒我的偶像一辈子。对自己偶像这点信心还是有的。

先从四个太太打麻将就觉得假,那种虚张声势,乍喜乍嗔,有一种捏造的硬紧。易太太敢把这么个青春少艾留在家中?王佳芝莫名其妙失去童贞,那种不甘心尚未纡解(三年后甘愿冒生命危险再淌混水应该是心理上的后遗症),竟然就飞快地投入性解放,爱上了目标,搭上了性命。张爱玲会写出这种盲张飞?对方呢,一个杀人如麻心理变态的汉奸,上了几次床,听了几次小曲,就堕入情网敢和情人过上小日子(公开出双入对买钻戒)。事败后公事公办杀无赦好不容易恢复常态,偏又让他肉麻地坐在情人坐过的房间流连怅惘——编剧比易先生病得不轻。

可怜梁朝伟——我这几年不大喜欢他,可是他实在是这个戏里唯一演得的一个,阴沉而内敛,老而粗糙,但是作为易先生还是太型了一点(连逃命都逃得漂亮一些),好象是特为三流言情小说讨个说法。汤唯是一个莫名其妙的演员,她也不是美,也不是不美,也不是不会演戏,也不是会演戏,常常是介于这四者之间,一会儿往左偏一点,一会儿往右偏一点,让人替她担心。最可怕的是两对活宝,王力宏和庹宗华,那种七情上面,真台湾,真可怕——在花絮里看到庹一脸惊恐的表情,好象非提醒观众这是三流言情剧不可,难怪被导演剪掉了。

三段床戏尺度很大,这点还是很佩服李安的,能让演员那么言听计从身体力行。因为上下文太枯燥了看到床戏耳目一新,其和故事脱节的程度犹如天外飞仙——我最不主张床戏,不是因为道德水准高,而是床戏太容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赤裸裸一堆肉回到假惺惺的布景里,再扎眼不过。这么喜欢诠释“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去拍毛片好了(没有贬低毛片的意思),说不定张奶奶还要更欣慰一点。

本片唯一可歌可泣的王佳芝的旗袍,我瞅着比《花样年华》还要美一些,尤其是开头一件天青渐变色的——电影的美术不怎么样,只有戏服标青,特地查了一下原来是叶锦添早年的师父朴若木(Lai Pan)设计,《红玫瑰白玫瑰》、《胭脂扣》、《阮玲玉》都是他的作品,姜是老的辣。

从前因为没打算看电影,先看了几篇评论,其中苏友贞在《当王子爱上女巫》里的几篇最好,她抨击龙应台和李安(虽然她自承李安粉丝),朴素直率,有理有据,及时地提升了张奶奶的格调。惘然与枉然是她说的话:

“但这终究只是一个她想说服自己而生的幻象!那‘苍白清秀’的易先生所沉思着的,是自己过去的猎艳经验,完全与她无关。她却要为这失去焦点的一刻,送上了性命。这阴错阳差的惘然与枉然,正是《色,戒》对爱情的写像,有着张爱玲自己说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与心惊,象二言三拍敲出一句醒世恒言,更象一出小型的、以制造‘悲悯’及‘恐惧’为业的希腊悲剧。”


lust, caution
21:16:07 - barb -

12 December

交作业

我觉得某损友良心大大的坏,非在我看电影之前说,回来要写观后感。我说不要向我施加压力,不喜欢心里背着包袱做事情,动机不纯的说。但他说,你一定会有感想的。

在他推荐之前,其实我的最精灵慧黠美丽的项目伙伴约瑟芬已经跟我推荐过了,以至于我把看The Social Network作为周末活动计划说了三星期之久,昨天在该损友的煽风点火下,终于成行。

感想当然是有的,不过先声明,不是因为某人先攻击I Love You Philip Morris我才以牙还牙的哦。

我问过约瑟芬,这个电影的核心是讲什么的,是讲一个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的发迹史吗?她想了半天,才答道,是讲“冲突”。看完电影我发现她说的真是太客气了,虽然电影的确靠不让人喘气儿的对白和没完没了的争执推动。

我最直接的观感,套一句亦舒的话,就是:一个混蛋是一个混蛋,是一个混蛋。

早就听说facebook的创始人Mark Zuckerberg不是什么好东西,看了这个电影始知坏口碑端倪。电影基于他的传记The Accidental Billionaires,副标题The Founding of Facebook A Tale of Sex, Money, Genius and Betrayal(我原来以为是自传,其实作者另有其人,叫Ben Mezrich)。这个电影能得到Zuckerberg的御准,大概一是可以替facebook做宣传,二是能替他本人撇清。结尾长得有点象Maggie Q的美女跟Zuckerberg说,“You are not an asshole. You are just trying too hard to be an asshole.”说得跟孔子似的,“人之初,性本善”。不过搞我们这行的人教育别人常说一句话,“perception is truth”,你内心是清流还是野兽大家没兴趣,一切看行为和结果。如果行为是伤害、背叛和出卖,别人看到的就是一个asshole。

我所不喜欢该电影的,其一就是含糊,创作者没有明确的态度,到底是抽丝剥茧揭露真相呢,还是发掘人性寄予同情。

如果导演和编剧想为Zuckerberg翻案,就应该提供他这些混蛋行为的动机,但是没有。摆在面前的事实是,他侮辱、剽窃、背叛、出卖……然后成为亿万富翁。这个结果不能证明他不是一个混蛋。虽说好电影切忌道德判断和单一结论,我还是受不了作者没有自己的态度,就好象没把话说透,没把逻辑理清楚,李安是这个问题的典型,本片导演大卫芬奇不熟悉,现在看起来颇有这个倾向。

其二不喜欢的是琐碎。貌似激烈的对白和动作里充满了鸡毛蒜皮,把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说得无比复杂(否则电影就撑不下去了),中间看得我很不耐烦——就好比看一个言情小说,非得描写女主角去了厕所几次,用了什么牌子的化妆品补妆。

访问了一下某人为什么喜欢这个电影儿,他说这里面有一个高尚的旧权贵阶级被无耻的技术无产阶级打败的故事。这一点我也喜欢,如果它不是某人的独特视角,而是导演有意为之的话。这个命题符合一切好电影的要求,复杂,深入。要做成功者还是失败者?要做高尚者还是无耻者?如果成功必须无耻,怎么抉择?这是现实和精神世界的较量。我觉得大卫芬奇失败的就在于,没把技术无产阶级的无耻分析明白,他是生而无耻呢,还是为了成功而选择无耻?无耻是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Zuckerberg不混蛋,他是不是就不可能成为亿万富翁?

某人喜欢的另一条,我也喜欢,就是时代感强。写年轻人的电影,终于不再只是泡泡糖青春片了。我觉得,电影拍出了强烈的荷尔蒙气息,愤怒、偏执、沉迷、狂欢、对成功的渴望……还有青春期行为——Zuckerberg对约会女友Erica Albright的挑衅和自取其辱、Zuckerberg冲出教室狂妄的脚步、双胞胎Winklevoss兄弟的破口大骂、派对狂欢……都让人想起《巫言》里的一句话,“青春俊美是磁吸的,男女是磁吸的,他们在镜子里无声息进行着一种以为是相反可其实是相成的紧张关系。”

虽然电影的主脉络搞得乱哄哄,却有些非常好看的次场景:

Erica Albright和Mark Zuckerberg的几场对话,这个小姑娘真是又聪明又强悍,如果美国二十出头的普通女大学生能达到这个高度,那真叫人佩服。查了一下imdb,演员Rooney Mara还演了《龙纹身的女孩》里头的米兰达(这片子到底拍了几版,上映没有?)。
划艇手Winklevoss兄弟的训练和比赛,很有经典体育片(比如《烈火战车》)气质。这哥俩在北京奥运会得了第六名——对于为奥运献身的某人来说该是多么的亲切呀。
还有这哥俩找校长控诉一幕,堪称经典。
和Sean Parker一夜情的斯坦福女孩的调情,那个布景,两面窗夹角里的床、小房间、局促的浴室和她的印着斯坦福字样的套头衫内衣,都有一种青春明媚的感觉。
所有的派对和夜总会段落都拍得还不错,虽然除了最后Sean Parker入套的那个都没什么必要。

另外演员众多,型男众多,总有一款适合你 :mrgreen: 在imdb翻了翻,随便一个虾兵蟹将(就是宿舍里的nerd甲乙丙、公司里的丁戊己)都有一堆靓照。

回到主卡司上来:
我最喜欢演Mark Zuckerberg的Jesse Eisenberg,他在这个电影里没什么表情,几乎不笑,愤怒之情随时喷薄而出。不过他被导演害了,角色既不伪君子,又不真小人,不人不鬼的,浪费了他那张有棱有角的脸。
演Zuckerberg的室友,男二号Eduardo Saverin的Andrew Garfield,我先开始嫌他面,长得太奶油了,到后面却发现该小生还是有点演技的,最后一场公司里大爆发演得很“好看”,一下把Justin Timberlake比下去。
还有演双胞胎的Armie Hammer,演出了兄弟两人的个性。
另外我真是被Justin Timberlake给震撼到了——原先因为不听歌没关注过他的说,他可真妖啊,如果他演的Sean Parker本人不是个妖精的话。

看此片的后遗症是让我研究了半天facebook的赢利模式。想当年我的第一份工是帮俩老板不惜工本印制商业计划书,成天当跟班苦哈哈地跑投行融资,看风投人的脸色。想我当初那俩老板看到电影里投资人轻松拎出一张五百万美元支票来,该是多么眼红啊。


the_social_network28_114085115

09:09:28 - barb -

01 August

Inception

今天匆匆从赫尔辛格堡赶回来看Inception,本来不乐意星期天晚上看电影,怕看兴奋了睡不好影响星期一上班,C同学说服我的理由就是,Jun老师都推荐了。

果然很好看,我很喜欢,回来的路上还在讨论到底第几层梦是分界线,之前死掉不会真死,之后死掉就跌入梦魇,Cobb(Leonardo DiCaprio)遇见老Saito(渡边谦)跟前四层到底是什么关系等等。同事姬丝蒂娜先看了,问她怎么样,想了一会儿说象Matrix,果然,我也要跟人这么讲。

不过戏刚开演我差点昏过去,本地放美国片一般是原音配瑞典语字幕,谁想到一开头讲日文,又交待那个重要的陀螺,真是两眼一抹黑。幸好有一个最重要的设定让我大大安心和满意——现实和梦境的时间相对论,交待得及时简明,接受后面四层同现时间越来越经用(当然是因为情节越来越紧张)一点困难没有。不过至今没明白选择自由落体出梦和自杀、他杀有什么区别,如果第四层Cobb不能被老婆杀死,那么他进入下一层遇见老Saito又是怎么出梦的,难道不是Saito杀死他又自杀?只能等出了DVD再看一遍。

就象Jun说的每个演员各司其职,确卡士既新鲜又平衡。DiCaprio那张老脸就不说了,Joseph Gordon-Leavitt可真是年轻漂亮得跟朵花儿似的,他的脸老让我想起Maggie Q……他和DiCaprio差不多高(该先生似乎有一米九几?),身手又好,又有点儿东方气质,非让人想起Keanu Reeves不可。在酒店里失重打斗炸电梯那段儿炫极了,估计将成Matrix凌空马步之后又一动作经典。不过最吸引我注意的却是大配角Cillian Murphy,我觉得他的眼睛很有戏,迷惘、空洞、疑惑、忧伤那是随便就来。两个女演员里Marion Cotillard的戏比较有发挥的空间,她可真是漂亮,演美得危险的美人儿很有说服力(另一理想人选应该是再年轻几岁的乌玛瑟曼)。

Christopher Nolan太酷了,我尤其佩服他把理论性的概念和多角色剧情交待得这么简单清晰,连看电影老搞不清状况兼英文差劲的我都看懂了。回头一定要找Memento看看。

22:22:15 - barb -

29 March

心血来潮

如果每一次心血来潮都即时得到满足,是不是就叫幸福呢?最近不是在看康熙来了吗,看到杨凡带队宣传“新片”(去年的事),于是低级趣味去到尽,开始想看这部《泪王子》——号称“扬威威尼斯”——胡说八道,杨凡咱们还不知道是个什么货色吗。这次拍台湾眷村,还不知道毁人不倦到什么样儿。话说回来,杨凡是这样一个鸡肋导演,每次看得反高潮吧,还是弃之不舍,忍不住又去看,又去看。谁叫他总这么孜孜不倦地奉献新鲜热辣的肉体如花似玉的容颜呢。

周末在网上看一篇美国黑帮背景的小说,突然就又想看《美国往事》,想到不行。然后又顺藤摸瓜地想到《教父II》、《洛城机密》什么的。然后,当然是因为都看过,一张都没带来,翘首期盼的海运里都没有,然后只好就又回到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轨道上老实呆着了。


1252546626593_32234

20:45:14 - barb -

05 March

我也爱菲力普莫里斯

过了一周狗一样的工作生涯,今天和搭档绿贝壳小姐一直扑腾到四点半,想好了周一怎么伺候我们那帮大爷,就东倒西歪地逃回家看电影去。其实就是又看了一遍I Love You Philip Morris。没办法,同期出档的演员乔治克鲁尼也好,约翰尼德普也罢,我都没兴趣,有兴趣的本地电影又听不懂,只好昨日重来。

第二遍看彻底觉出它的黑暗面,比同样是骗子片儿的Catch Me If You Can还缺少希望,笑来笑去并没有留一个光明的尾巴,人生是荒谬的。所以呀,这才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浪漫片儿,因为爱你,所以我存在。

这回看我也爱上了Philip Morris,他是多么可人的一颗甜心啊,那小表情小身段,最后的镜头里那张阳光飞舞的脸……Ewan McGregor胖了老了,变成结结巴巴瑟瑟缩缩一个小人儿,我见犹怜。而且非常的烈女!

看法国记者会,Jim Carrey和McGregor神采飞扬一表人才的样子,可见戏里都故意扮丑了。可是都是好演员,风格南辕北辙,火花那是哗啦哗啦的。电影后半段McGregor穿着睡衣,趿着拖鞋,一副黄脸婆的样子在花园里浇水,不知怎么特别让人觉得田园静好,岁月无惊。

我问实在无聊跟着来凑热闹的某人有没有闷坏,觉得McGregor怎么样。他评价道,演技派啊。

记者问McGregor,如果是同志想和谁谈朋友,他说Philip Seymour Hoffman,哈哈哈。


gallery_enlarged-jim-carrey-and-ewan-mcgregor-at-the-ministry-of-culture-in-paris-france-0202201015gallery_enlarged-jim-carrey-and-ewan-mcgregor-at-the-ministry-of-culture-in-paris-france-0202201004

Photo Credit: Fame Pictures
Website: www.famepictures.com


21:47:05 - barb -

01 March

这次有限制级了

Imprimer


昨晚看了I Love You Philip Morris,早饭还在乐。记得尼克霍恩比(Nick Hornby)的小说《失恋排行榜》(High Fidelity)里说欠缺幽默感的女人笑点很低,我大概就是其中一堆扶不上墙的烂泥。所以特别喜欢喜剧明星,Jim Carrey是其中翘楚。

早前听人说这个戏好,不是他一贯的肌肉神经质式表演。我一看到戏院挂的大海报,登时想,谁信。果然,没少硬搞笑,但Jim Carrey就是Jim Carrey,跳楼没跳好脸先着地这种大路桥,不知道为什么他演来就特别好笑(或是我格外吃他那套)。再加上非常增加化学反应的Ewan McGregor,随时随地抛出无辜的小眼神儿,一片粉红化成甜心飘散在空中,想起来还是很甜蜜。真纳闷这个电影儿怎么没赶在情人节上档,想想吧,Catch Me If You Can的浪漫爱情喜剧版,不是比《北非谍影》的兔子动画版更好玩么。

所以皮皮娘子和其他凯利先生的影迷,请放开怀抱,忘掉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享受一下三月春光好了。我昨天踏着春雨回来,还特地向Cathayan汇报这次买票没白查社保号,终于有限制级了呢。

最喜欢这个电影的地方是对真人真事半真不假的强调,节奏且飞快,非常的不严肃,不容观众有一点点怀疑或是沉湎在什么情绪里的时间。老狐狸影迷即使能猜到后面的发展,也跟不上它后面解包袱眼花缭乱的速度,像缆车直冲太平山顶,枝枝杈杈劈啪乱响,只够看一眼有花有草,顾不上分辨是芭蕉还是影树,是百无禁忌的甜还是暗藏乾坤的苦。

除了Catch Me If You Can,如出一辙的还有同样号称真人真事的Find Me Guilty和一大堆的老千片。强调故事的真实性,毋宁为异想天开不劳而获的“理想”呐喊,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秩序井然的世界的嘲笑。在这种无事生非的“艰苦”环境下产生的坚贞爱情,和罗密欧朱丽叶简直如出一辙,难怪有人看得淌眼抹泪。

最幸福的是,我两个月没看过电视剧了(没文化听不懂),这上下去电影院看了大屏幕超级言情搞笑剧,该有的桥段都有了,乐得飞飞的(上一次有同种程度的开心还是二十年前看秦祥林演的七十年代台湾言情搞笑片《爱情雨开花》)。纳闷的是,本周只有两个想看的电影,三个喜欢的男演员齐齐演起同志来,同志演员们都干嘛去了。

20:17:51 - barb -

26 February

没有限制级

看完电影回来,Cathayan迎上来,充满期待地问,“有限制级吗?”我抱歉地说没有,也不知道他下午帮我买票的时候,为啥被查身份证。

A Single Man真是Colin Firth的个人秀,我坐进小厅的时候还嫌银幕小,电影开演蓦然拉开宽屏,整张脸整副身躯那样浮荡上来,简直吓一跳。听闻费先生也有过年轻水嫩灵光一闪的时刻,不过也许太短暂,或是我后知后觉,开始对他有印象也就是和所有人一样,是天下妇女喜闻乐见的湿衬衫大喜。可惜我不迷傲慢与偏见,我比较喜欢BJ日记二里他和休格兰特打架,狗仔恶斗,乐死了,百看不厌。后几年光景就都说他残,我倒是没觉得,他长得反正也不高调,很适合温吞地老去,和美人迟暮扯不上一丝丝关系。

今天才发现这位先生耐看的地方,靠表演在银幕上密不透风一祯一祯那样撑下去?休想。他的眼睛,实在是非常好看的。眉头一皱,不但没有计上心来,反而茫然若失。失魂落魄的一刻,大多数人只会蠢相,可笑。他也特别表演了费科纳教授蠢相的时分,但是可爱复可怜。

电影好不好看呢?还是挺好的,静静悄悄,很流畅,若无其事就看完了,虽然最后非要噎你一下子。但不噎那么一下,就要流于艳俗小说。设计师导演深谙裁剪之道,该收手时就收手,一点儿没秃噜。但是呢,就像所有仿旧的作品,透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仿的气质。George坐在马桶上隔窗看邻居那段儿,我还以为是看广告或是旧回忆呢,人和环境,始终透着股格格不入。可是所有的景物人又被拿捏得那么精致,颜色妙到毫颠,像西西那种乔治亚微型屋,假作真来真亦假,让人爱不释手(还有个仿占士甸的布景小人儿!)。我乐意买碟多看几遍。

我还特意盯着看导演有没有被设计师身份上身,他倒分身有术,除了在银行小女孩的蓝裙子露出了马脚,镜头对裙上细纹的爱抚不会是费科纳教授的眼神。还有片头George走向Jim,那个角度那个裤脚848时装大片的。

男主角和女配角(Julianne Moore)跳舞的场景,不知怎么让我想起蒂凡内早餐,恰巧Jim和George窝在沙发看书时就看的这本。而他们两个有短短的一幕坐在山头说话,Jim穿着白背心儿,George仰天躺着,又不知怎么让我想起《乱世忠魂》,Burt Lancaster和Deborah Kerr在沙滩上那经典的一幕,没来由的。谁能告诉我,他们坐的山头是否我们Spock的瓦肯星?看着有七分像。

我们那个厅满座,不知为啥挤满了一对对的老先生老太太。我本来打算继续做独行怪人,没想到我身边来了个大块头男孩子,抱了一怀吃的,一坐下卡在座位里外套也脱不得,扑嗵一声什么东西滚到地上。他一急想去拣,两个手占得满满的,用脚去够又够不着。我犹豫了半天要不要帮忙,但想到瑞典人著名爱独立,很怕别人援手,就不想多管闲事。这时他飞快地吃起爆谷,有急于消灭减少负担的意思。但那么大一包哪是说吃完就吃完的,他急了,试着站起来,把吃的揽在一起腾出手再试,结果不但拿不住,帽子干脆也滚到地上。我实在看不下去,并且想起上次妈呀老师叫我们别理瑞典人那一套,按自己想的做,于是接过他的爆谷。他千恩万谢地弯腰拾起一瓶水,坐好了,非要把爆谷分我吃。我谢绝了看广告,看着看着,他又掏出一大包糖来扯开,说你来点不。结果一直就热热闹闹地,听见他悄悄吃爆谷,一会儿又掉点什么,一会儿又不吃了,静下去,静下去,直到结尾,猛地一拍脑门儿。

(翻翻羊小姐,Tom Ford的电影,你不去看?)


asingleman
瓦肯乎?

22:50:16 - barb -

17 December

收集一下反面意见

又看了一遍《风云II》,改由Cathayan陪看。电影一完,他一个箭步跳出门口,哈欠连天,双泪长流,不认识他的人还以为是被悲剧结尾感动的。只有我知情识趣地访问他:

B:“是不是很难看呀?”
C:“不是很难看。”
B:“?”
C:“是极其难看。”
B:“剧本是差点劲。”
C:“你说那俩女的有什么作用,除了风云之外那些配角又有什么用?”
B:“……郑伊健是很像漫画吧?”
C:“就是因为他老演这种电影,我才一看见他就讨厌。”
B:“老郭的眼睛超级大吧?”
C:“眼白也超级大。”

咳咳,所以小时候不看少年漫画的,只爱看国产连环画的,对情节逻辑要求高的,女权主义的,非阿王粉丝的,是魔戒粉丝的(比如Cathayan和翻翻羊),智商比较高的……都请不要去了。

连我也觉得无名和步惊云那个关于“爸”字的对谈毁人不倦,绝无心的半路蒸发莫名其妙,女主脚蠢到令人发指。可是今次呢,额外又觉得猪神挺可爱(林雪也是个我从来没有不喜欢过的演员)。谢霆锋的奸人扮相虽然没啥特出,他的一手一脚同时出击的招数很好看,很阴狠。还有就是所有漫画处理的部分,都值得一看再看。

15:49:23 - barb -

14 December

终于不穿背带裤了

忙里偷闲看了《风云II》,结果出乎意料,效果出奇的好,尤其是美指。I里头小郭背着一头泛着蓝光的大波浪,光膀子穿着件皮背带裤,我都替他尴尬。这回终于不穿背带裤了,还留着半拉神气的红披风,头发黑油油的,我呼出一口气。赶紧找美术指导的名字,原来是老好奚仲文(他还从来没让我失望过呢)。

就连一向不待见的何家劲和郑伊健竟然也被打扮得很美。何先生装上胡子,一身长袍,不再像猫头鹰了,约略有点仙风道骨。郑先生一身白衣,还是掐腰的,一样长发飘飘,因为瘦削,背过身去硬是要比小郭像漫画(我不禁感叹道,真是千金难买老来瘦啊)。

导演换了彭氏兄弟,故事就粗线条的很,背景用几句话交待,前半拉还算有点起承转合,可是中间就把大boss绝无神(任达华)干掉了,后半截只好风云互殴,还不得不安排花瓶女主角们跳出来给观众break一下。就是这样我也爱看,好象回到了看漫画的年月,分镜头,慢动作,血雨腥风……我曾经觉得这种漫画特有的格局,奇异的时间感和空间感,是电影无法比拟的呢,没想到被他们拍出来了。

当然马荣成的原作没看过,不是我的茶。也完全看得出来导演的添油加醋,像是斯巴达300、魔戒、Sin City各揪一片,和原作的水墨、武侠、魔幻一锅烩。我原来还担心特效太多搞得像徐克的新蜀山那么恶心,还好,血腥暴力有之,算不上恶心。

演技当然就欠奉。不知道著名话痨郭生演这个很少吭声的步惊云有没有憋个半死。又不知道是不是导演要充分利用影帝资源,硬是在后半截派发一场感情爆发戏,傻不棱噔的楚楚姑娘被聂风一掌打死(难怪舒淇不演了呢),步惊云好不容易才挤出一副愁眉苦脸,远不如对师弟的感情真切自然。另一名影帝谭耀文演皇帝大龙套,被安排在大婆二婆被谢霆锋捏死后作痛不欲生状,浪费。

可是漫画人物从来不需要演技嘛。

437424_1

20:59:28 - barb -

22 June

三看

当然不是夏梦的御妹刘金定,而是又一遍星际迷航(Star Trek XI),缔造个人迄今最高影院观看记录,简直要被肥C讥为变态。昨天看完第三遍,不免怀疑它是否将成为我的个人经典:不但在电影院看,未来电视播映也会半路看见了,津津有味看下去,以至随时能默出主角下一句台词,譬如“Beam me up, Scott!”

难得有一部这么合眼缘的科幻片,节奏、故事和人物设定处处都合我的频率。

首先是无边的宇宙漫游,又浪漫又神秘。我从小缺乏科学头脑,惟独对时空宇宙群星情有独终。家里三幅海报,两幅是电影,有一幅北半球星座图常年作伴。

刚到北京上学就买了一套第一推动从书,第一本是《时间简史》,虽然我也没认真看,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是佩服过的。零二年去世界数学家大会采访,近身看到霍金和约翰纳什,对数理化一窍不通的我绞尽脑汁想不出问题——如果看过Star Trek就很容易,问霍金在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里演自己时吃了几次NG,演和他在企业号上打牌的爱因斯坦、牛顿的演员演技怎么样。霍金说,Star Trek这样的科幻世界除了很有趣外,还承担了许多严肃的主题,譬如扩展人类的想象空间。“只把注意力局限在地表上,将限制住人类的精神。”

就像史巴克(Spock)的片尾旁白:“Space: the final frontier. These are the voyages of the starship Enterprise. Her ongoing mission: to explore strange new worlds, to seek out new life-forms and new civilizations; to boldly go where no one has gone before.” 好象颇有一些科幻大片爱用类似的慷慨陈词给续集做铺垫,我不知为什么偏爱这一段儿(不过据说演老史巴克的Leonard Nimoy声音要比新史巴克Zachary Quinto特别得多,我没听出来)。

其次是人物众多,配角们很有趣,什么人都有,众生平等,宇宙大同。尤其可爱的当然是铁三角的另一角,碎碎嘴的医官“Bones” Dr. Leonard McCoy。Jun在飞机上碰到的老星际迷(叫trekker还是trekkie?)说在六十年代的电视剧里,史巴克代表纯理性,McCoy代表感性,柯克(Captain Kirk)中和二者达到平衡。这真是个绝妙的构思,和我们天秤座对平衡(理智与情感、梦想和现实)的孜孜以求真是天作之合。虽然XI淡忘了老电视就当时的社会思潮进行辩论的传统,仍然保留了铁三角的影子,只不过感情冲动的换成了年轻时的柯克,而青年史巴克还在他往纯理性进发的道路上打着小转儿——不时地被柯克挑拨,露出感性的小苗头,于是有了一本正经的冷面偶尔被扯破而爆发的暴力和煽情,我很喜欢,因为别出心裁又节制。

我曾经认为自己是个绝对的感情派,没想到光阴荏苒,岁月如梭:mrgreen: 潜意识里一直在角力的两极,理智渐渐占了上风,也许是上天设定的程序(假如没有自由意志这回事),也许是跟工科男结婚八年,跟工程师们工作五年的副作用。所以看见史巴克,犹如看见了理想。而这个理想的存在,又是为了证明感性的必要和必然:人之为人。所以柯克和史巴克的携手帮助摇摆不定的秤子回复了平衡,那种喜相逢感同身受。

女粉丝不是一直杜撰柯克和史巴克的罗曼史吗,我不以为然,因为总觉得他们是一体的两面。据血型专家说,AB型也是两种极端的拼凑和融合,A是谨慎保守,B是放浪热情,两者搅拌有升仙倾向,随时飞脱肉身,自我审视。这是不是从生物学角度解释了AB天秤爱看该电影的必然性?:mrgreen:

很难想象我能成为老星际迷航的粉丝,那时的电视剧现在看起来太粗制滥造了,的确只适合抽象思维的老知识分子。我喜欢新瓶旧酒。新企业号被打造得这么光鲜,导演J.J. Abrams说它比苹果店都酷,可不是!虽然还是老制服,新剪裁硬是合身精神许多。新演员们又一个比一个神气,我最爱的当然还是史巴克,虽然Zachary Quinto是把手指绑起来才学会Vulcan人手势的!

第三,连耳缘也合上了。我一向无音乐细胞,电影配乐于我不免成春风过驴耳。偏偏XI的音乐一点一滴都喜欢,原配乐嘹亮的号角,新配乐的交响和美剧式摇滚,这种杂拌儿在星战之类的片子里司空听惯,不知怎么我的耳朵只和XI的这套起化学反应。尤其是在史巴克出现时若隐若现的思乡的二胡,很适合他的家乡……Vulcan。

22:04:14 - barb -

24 May

Spock

Zachary-Quinto-Spock-star-trek-2597267-2560-1921


昨天去三里屯看了Star Trek XI,被新史巴克迷得七荤八素。还发现我从小就擅作Vulcan人的手势(食指和中指并在一起,无名指和小指并在一起做V字),Cathayan这种地球人就死活不会。

19:19:14 - bar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