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b的不老歌

08 July

看戏

连看了几天戏,累死了,还漏了一场,气人。

五六日三天青春版牡丹亭,资深昆迷们都不看,嫌唱的差。我图色相,一则演员,一则美工。台上人岁数还年轻,比起从前却是明显老了,虽然也还是好看。头本眼睛有点睁不开,末本生旦分别有过几场重戏了,终于黏上了角色,戏总算有了明显的骨节儿。

我一直以为上次和船看是两年前,回头一算,早三年过去了。这么一比岁月真不留情,比起色相的流逝,艺术上的长进像蜗行,简直入不敷出。最近才温习了张继青,从沈小姐的身段儿唱腔处处可见乃师风范,可惜是一尊明显的复制品,小动作常嫌生硬,唱的时候是那么卖力,太卖力了以致于不是自己的一部分。和f说起反正无法超越,不如放弃复制,干脆放开了唱。可见艺术家之难当,考较到最后,皮相肉身无一不许懈怠不说,更是可怕的内力(理解力、鉴赏力、判断力、胆量……)相拼。

比起来俞小生要容易些,扮上了真堪玉树临风四字,想不出小生里有哪个比他好看的。就算乃师年轻时样子也不能比。这下更说明艺术的难处,饶他这么漂亮,也比不了老汪的一半,其情其境,老汪都是用唱用念用作用演带观众去了,那是一个抽象的境地。白牡丹如今看也还是实,是操作,不是演绎,不能如入无人之境(像老蔡迎哭)。

可是我要说他们家的美工(王童是美术指导)太好了,青山淡水,姹紫嫣红,倒都是抽象的,配合了灯、配合了简略的舞台、配合了无比精致清浅费尽心思的戏服,早值回票价。比起来元大都西厢记真是土包子,以满头钗和尚庙交响乐为最。

三天上座率比长生殿高得多,几乎满员,大部分是学生,带着看偶像剧的热情,大喊俞玖林的名字。我和f坐在其中像外星人(听黄段子而安之若素)。因此想起伊说白牡丹推广昆曲居功至伟,然也。

昨看的是第四届昆曲艺术节展演,谴责一下大剧院,到入场前还一点都不知道要看什么,拿到节目单才发现,同样名字的两天演出,完全是两套戏码,昨天就白白的错过了老蔡和张静娴的《小宴》,另想看的还有施夏明和罗晨雪的《幽媾》,后悔药也没的吃。

昨的戏码是沈丰英俞玖林的《偷诗》,黎安袁国良的《望乡》,单雯的《离魂》,毛文霞的《湖楼》,王振义魏春荣倪泓《听琴》 ——月前在北大看北昆西厢的时候,nashy就惦记着七月底再去长安看一次下本,就为听振义的《凤求凰》,这下被我偶然撞上,意外之喜。

我尤喜琴歌之二句: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旁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

这折是莺莺戏,振义就唱了这么个琴歌捧琴退场,四两拨千斤。

除此外五折戏里我最喜欢《离魂》,第一回看单雯的戏呢,她那个气弱游丝可演得真好,几处声音小得快断掉了而始终不断,人是那么娇滴滴百转千回的一个,比起来北昆佳丽简直是孔武有力……

至此幽兰华梦已看了四出(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就差下周的桃花扇了。

20:56:48 - bar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