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b的不老歌

31 December

Up & Down

不下雪了,比下雪还暗。我乖乖地卧在家里看碟,零六年最后一天,片名好贴,《留住最后一支舞》(Save the Last Dance)。刚好那故事背景是冬天——电影里的冬天,老是黑不隆冬,配着青色,好象推门出去就看得到。

故事开展得缓慢,特别适合我这种久远不看电影的人慢慢适应。唯一的高潮留在片尾,朱丽亚学院的甄选试,女主角跳完芭蕾后,又跳一段现代舞,类似指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后者融合了hip-hop动作,很精彩,不能相信是Julia Stiles自己跳的,远比她跳芭蕾精彩。

save the last dance
Julia Stiles有一张有点木然的脸,出现在The Prince & Me里时,理所当然地扮演开卡车、做实验的科学女青年,太没有文艺相了。可是她笑起来融化冰雪,好看极了。她和Kirsten Dunst有点像,猛一看稀松平常,甚至有点男仔头,但只要你有耐心,渐渐捕捉到特别的气质,简直迷人。《留住最后一支舞》里的Stiles,cool、nice,越看越像solocello小山同学,亲切得不得了。

还有一段亲切的音乐,我们的普拉提老师播过。普拉提是我的健身课里硕果仅存的一个,其余的都被我这个懒人选择性遗忘。那音乐有股懒洋洋的热情,稳定地坚持着节奏,像我们的普拉提动作,棒极了。

说到这个,想起来有次和美女同事看健身中心的街舞表演,我看得直打哈欠,提不起劲,跟看得津津有味的美女同事说,比起芭蕾,街舞太不刺激,没有悬念,快的舞蹈可以遮丑,永远没有慢的动作难,跳芭蕾的轻易可以学会街舞,跳街舞的可学不了芭蕾。当时美女同事抵制我的偏见,说街舞是街舞,芭蕾是芭蕾,完全是不同类型,哪有高低之分,没有可比性。看完这个电影我承认我错了:芭蕾的诀窍是up,突破人的极限,状极轻盈,好比尼金斯基为人叹服地轻轻一跳,飞越巴黎的夜空;Hip-hop的关键却是down,作颓废、溃败状,凸显地心引力,在服服贴贴中挑衅,气势凌厉而平易近人。所以男孩Derek费了老大的劲才教会正襟危坐的Sara学会松弛地坐下。

电影里hip-hop和芭蕾轻松地融合了,白人女孩和黑人男孩的肤色最终也不成问题。不知是环境果真宽松如此呢,还是电影避重就了轻?反正我所生活的现实里,芭蕾和街舞始终有难以逾越的楚河汉界。
12:07:29 - barb -

28 December

心惊手震胆颤

我虽然很赶不上潮流,最近也学人听陈医生的歌。目前听了What's Going On...里的五首,我果然老土啊,还是爱听《富士山下》。听了又听,听出耳油。以前什么广告片老出现疾驶的火车经过白雪皑皑的富士山,也收到过富士山三十六景的明信片,这个背景够通俗,有很大的故事空间,可是看到歌词大失所望,简直驴唇不对马嘴,即便理智残存,仍嫌失去逻辑。包装精美点儿的行货,即使写手是林夕。可惜那么口水的旋律,可惜医生用那么百转千回的喉音演绎。

尤其喜欢听类似“伤口应要结疤”那里不平滑的咬字,委屈的颤音。

有人劲夸《裙下之臣》(女权、另类、政治不正确之类),我也不觉得好,两个伟文旗鼓相当,大哥别嫌二哥。除了高潮,音乐又不见特色。

倒是《白玫瑰》的音乐好象电影配乐,可以和人声分离来听,想象得到高跟鞋。作曲的时候不只参考小说了吧?看到这个名字,立刻浮现银幕上孟烟鹂巨大白皙的脸……

《不如不见》极适合一个人坐在被窝里套着耳机听,词和曲都平淡,却始终有细小的旋律……忽起忽落,真是低调的炫技。

另外一首唯一不“hot”的,是因为歌名才听,当然就是《粤语残片》。歌词有意外的惊喜(作者是周博贤):某日翻到沾着污渍的旧衫,猛然想起当时约第一位心仪的女生会面时紧张的情形,“心惊手震胆颤”,还打翻酱汁,多得那女生及时递上餐巾纸,“刹那间身体的触碰大件事”……以后女友越交越多,震撼越来越浅,当时的尴尬,成了记忆里的灿烂时光。故事特别直白,本来应该很枯燥,竟然可以写得流畅而朴素,似曾相识,可惜曲子不是一般的难听,旋律和节奏一无可取,我听了一遍就放弃了。

什么时候,才再有《暗涌》、《再见二丁目》,词和曲都这么好的歌(黄老板人靓歌甜:P)。

有一阵子听到Get A Life演唱会,觉得很好听,在饭桌上跟大家说,我突然发现陈医生唱歌很好听,立刻被哄(4)了回来:“你才发现啊?!!”当然不是,八年前迷死他的《天下无双》,找不到CD……现在他的CD满大街热卖,找不到这首歌。《富士山下》好象又回到《天下无双》的感觉——回到午夜的黑白片,哪想得到这个人后来的前卫搞怪之处,只记得当初心惊手震胆颤的艳遇。可见我还是老土啊。
22:17:02 - barb -

26 December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张欠帐单

据说李安以不变应万变,分别在不同场合信口拈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座山”,“每个人心都有一个玉娇龙”,和“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绿巨人”……像只如意马甲,随影随穿,下一部是什么,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部色戒?

放假四天,本打算适时结清欠帐,一不小心掉进血拼的泥潭,问心有愧之余,突然想到未必人人都能及时清算旧帐,更有可能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张欠帐单”,为它牵肠挂肚过,渐渐成为压力,像我一样居心叵测地盘算着想赖掉。

这张单子经过坏记性的洗礼,至少还剩下借来的碟若干,《富贵老友记》、《留住最后一支舞》(Save the Last Dance)、《我们俩》、《罗马》(总算看完了《紫醉金迷》,Velvet Goldmine),还有我念念不忘的《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Eternal Sunshine of Spotless Mind)、看了一半的《厨室机密》(Kitchen Confidential)、《鲜花圣母》、《中国人的戏剧》……

其他的暂时不敢列入此内:某船友情提供的花样滑冰集锦、诡异的人偶芭蕾舞剧一部;为了满足好奇心,求帅哥同事搞来的《人间蒸发》八集(Vanished)、《豪斯医生》两季(House M.D.)、Hustle两季、Lost和《越狱》若干……再加上我自己从来也没有看完过的SATC和还没开始看的《绝望的主妇》,妈妈咪呀。

不要说堆积如山的书碟CD杂志了(对不起名单计有小努哥、保罗纽曼诸偶像,刘别谦、特吕弗诸大牛,蒙哥马利、松田优作诸帅哥……),它们没有带来安全感,它们带来负担。不由兴起一个念头,如果它们即演即有,错过拉倒,像芭蕾演出那样……哇,世界一下清净了……但我肯定又吹胡子瞪眼,心疼。

但是为什么,它们全被新中关、杂货铺、真美诗、Kiehl's打败了。啊,谁能解我情衷。
09:04:44 - barb -

24 December

大悲剧

原来AMP(Adventure in Motion Pictures)天鹅湖是个大悲剧。看过它的人都写Adam Cooper是多么的充满力量与美、四小天鹅是多么诙谐有趣、全男班齐刷刷抬手掠足如何壮观……没有一个人上来打预防针,说它是个悲剧,害得我看完丢人地流眼泪(背景:我一向被人叫铁石心肠,看完悲剧,欲哭无泪,偷偷溜走)。

以前看过提到它的文章,都掏心掏肺向Adam Cooper献上无尽的倾慕,他也的确是天神一般的人物,长手长脚,尽情招摇,再加上Matthew Bourne给天鹅设计的出场老是从天而降,逼着人们仰视。白天鹅凶猛的目光,合成尖喙的手掌,攻击攻击再攻击,在王子终于没有退却之后,突然显露出一丝柔情……幽蓝色的舞台,顶着一只光秃秃的月亮,王子和天鹅忘情嬉戏……跳王子的Scott Ambler不知是为了表现王子齐格弗里德(Siegfried)被清规戒律禁锢成的小心翼翼,还是本身是个谨慎的舞者,不住地留意Adam Cooper的舞步,配合他的节奏。比起来Cooper简直像写狂草,自由奔放,肆意妄为,不住的大跳与回旋,现场的观众想必都随着他身躯臂膀的节奏呼吸。

就像《跳出我天地》(Billy Elliot)的最后一幕,长大后的比利当空一跃,观众屏息,没什么能形容这惊才绝艳的一刻,惟有报以长久不息的掌声。

古典版里,天鹅们一出现,故事立即由人间升入仙境,前尘混忘,暂时进入隔离室。难怪王子那样欣喜,如迈克所说:“被俗务困身的男女主角好象突然飞去了度假胜地,烦恼未必一扫而空,但起码朝九晚五式的牵绊得到暂时解脱,沉重的身份胄甲可以从肩上卸下。如果在这种时刻,他们的凌空跳跃有一日千里的进步,我想那大概与无事一身轻的心理状况有关。”

AMP版变本加厉,王后、王亲贵胄、女友们、侍从,甚至秃头宫廷发言人(Rothbart),其实个个身手不弱,奈何被派来代表扼杀人性的宫廷,一片黑鸦鸦不说,妆化得那叫一个丑。惟有男天鹅们,在月色下闪着皎洁的白光,领头的那只身侧,更是王子生前死后唯一的净土。编舞刻意抑恶扬善,达到的目的有目共睹,无怪乎立刻被赐号“同性恋天鹅湖”。

有一张经典的剧照凝固了天鹅们起飞前的瞬间,右手抱头,左臂长伸,左腿后倾……全男班半裸身躯肉腾腾一片,有肃杀的气势。

不过我向来关注王子和魔王比天鹅更多,这个坏习惯也不声不响跟到AMP版。Scott Amler没有一般的王子俊美,跟Adam Cooper一般人高马大,坏就坏在这是录象,不象现场,只见身躯不见脸,Scott Amler脸上沟壑纵横,颇有几分风霜相,难怪被皮光肉滑的Cooper比下去。他真是我见过入戏最深的芭蕾舞者,这出极度戏剧化的舞剧也因为他有了更激烈的感情。那英明神武的天鹅其实不带人间的喜怒哀乐,是浑然自我的,代表自由,才让委屈一辈子的王子不惜用生命交换。王子的懦弱、畏缩、委屈、自我放逐,也因此有了一点点光亮。他是最舍得用面部表情的舞者,麻木、敏感、悲伤、疑惑、狂喜、嫉妒、愤怒……十足十七情上面,几乎有入戏太深的嫌疑。也因此他比起历来舞剧里的王子们更有烟火气,更贴近凡尘俗世。

Jun觉得天鹅湖不是讲弯男出柜主题的,反而王子和他妈之间的关系暧昧得要命。我看完了,感觉恰恰相反,似乎它是讲弯男怎么被逼成弯男(或自我发现)的——小王子没人搭理,盼望着唯一与他有血缘关系的母后的亲近、拥抱,王后不理他,似乎不是囿于礼法,而是因为天性凉薄——否则她不会跟侍卫们有染,她根本是关心自己的欲望多过自己的儿子,这一点,让王子渐渐绝望,甚至自暴自弃,跟辣妹交往(不是出于自己的喜好,故意与王后对抗,让她重视自己)。结果即便是唯一与他亲近,向他示好的辣妹,都是被罗斯巴特花钱买通的,这回被扔出酒吧的王子是彻底绝望了。流落街头的王子终于顺理成章地走进了公园,这个一向是同性恋者冶游的天堂(还是地狱?)。

而王子和王后在寝宫的那场纠缠,我觉得是王子在“堕落”前最后的挣扎,妄想得到母亲的怜爱,却被断然拒绝,倒不是关于情欲的。如果恋母情结是重要主题,那么舞会里陌生人(mysterious young man,“黑天鹅”)和王后共舞,引来王子持枪以对,也可以理解为王子嫉妒的是陌生人,抢走了他母亲,但我觉得他嫉妒的实际上是王后,因为陌生人太像他的白天鹅,他所唯一拥有的,即将被王后剥夺,所以他丧失了理智。而且,公园里和王子垂死前的双人舞是绝对的高潮,充满力量,缱绻深情,异常精彩,用王子-王后主题来解释逻辑不通。

天鹅,到底是一场幻境,还是孽子们的代号?白天鹅和黑天鹅,让我想起白先勇小说《孽子》中的阿凤,他是真人,绝不矫饰,却又像春梦一样抓不住,充满危险和诱惑。《天鹅湖》里的白天鹅和黑天鹅不是一个人,白天鹅自由纯真,是保护者,黑天鹅放浪不羁,是毁灭者,但他们像一体的两面:王子以为投奔了自由,却是冲向了现实的毁灭,或者说只有毁灭,才换得来真正的自由?

梦中的天鹅,是美丽与力量,是自由和梦想,是亲近与安全,代表王子梦寐以求,求之不得的一切。我觉得编舞用这个意向无限拔高了同性恋对自己性向的觉醒和认同,但因为它和大多数人追求自由的挣扎蜕变步调一致,也赢得了更广泛的理解和欣赏。

一个身不由己、被禁锢的王子,一个顶着虚名,既不勇敢也不英俊的凡人,比大多数人更脆弱、更无辜、更敏感、渴望的东西更少。有一个比大多数人更简单、更纯真、更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这一切足够让我觉得同情。最后一幕,王子潸然落泪,我跟着感到那股凄凉。

Adam Cooper化身陌生人,出现在宫廷舞会的那个瞬间可真够耀眼的:黑大衣黑皮裤站在阳台栏杆上,像暗夜生出来的精灵,那股坏小子的狂妄自大、洒脱自如真是神来之笔,我恨不得也跟着现场观众拍巴掌。白天鹅赤裸的筋骨像真的天鹅一样简单、直接、无可遮掩,穿着衣服的陌生人却浑如妖魅,轻浮、粗暴、充满原始吸引力。Cooper令人折服。在这样强烈的比照下,那渺小的王子似一粒微尘。这本来是千古上演的悲剧的起源,可是最后在王子的卧室中,白天鹅拼命护卫他,想要靠近他,挣扎于强悍的天鹅群……我最喜欢的那段音乐波涛翻滚着涌向高潮,让人激动得想抓紧点儿什么。天鹅烟消云散,王子死在大床上,王后冲进来,悲痛地抱着他的尸体——这是她第一次拥抱他。大床背后浮现白天鹅的躯体,他抱着长眠的小王子,下颌轻轻贴在他的额头……这美丽凄凉的一幕彻底把我打垮啦!

《天鹅湖》的宣传画把swan的S化成天鹅,绕着一个男孩的身躯,交颈而抱——小王子在深宫中相依为命的是一只玩具天鹅,那是唯一肯与他靠近的……

swan lake 1


swan lake 2
20:45:47 - barb -

22 December

万灵仙丹

我一向以为明哥这种神仙不吃早餐,早晨从中午开始,午餐的意义胜过早午餐。新歌《早餐派》却唱“来时日极快,不需要永恒只要麦片鲜奶;没有美丽世界给我愉快,但有泡沫咖啡可信赖”,啊多么知音哪。人怎么可以不吃早餐午餐晚餐……怎么可以不憧憬早茶下午茶晚茶……

昨天吃完午饭和同事上附近一个叫巴黎贝甜的饼店买了只奶酪蛋糕,下午和众同事躲在会议室里吃,吃着吃着,接到一个经理的电话,气势汹汹声讨一件事情,最后搞成电话争论大会。电话那端一个同事在messenger上说,巴巴拉脾气真好,要我早跟她急了!我们组的同事听说后说,那时因为电话来的是时候,巴巴拉正在吃东西!

最近胃口特别大,同事们吃一盘饺子,剩下八只,我只剩三只;吃包子,同事剩下三只,我剩下一只,还是实在不好意思留下的;在其他公司共事过的同事原来比我能吃一倍,现在倒过来。使劲反省中,帅哥同事宽慰道,那是因为你工作压力大。是吗,放松也是它,紧张也是它,它是我的万灵仙丹。

平时聚餐大家提议餐馆我先闭嘴,因为没人信我的品味,小船言之凿凿:barb什么都爱吃!我回家抱怨说,某船不吃快餐、不吃东南亚菜、不吃西餐、不吃北方菜,不吃鸡鸭猪牛羊肉……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只有千滋百味油盐酱醋烹炸煎煮……不受限制地伸张欲望的正义。

所以,周一要吃点好的,一周之始嘛。(好象上周美珍香的猪肉干还有剩?)
周二要吃点好的,因为……怎么刚周二就那么累。
周三吃食堂倒也罢了,好几天没上食堂了,想念呀。下午订些鸭脖子豆腐干来罢。
周四老板不在,赶紧去涮锅,顺路买蛋糕,垂涎一下圣诞蛋糕,上面的圣诞老人是糖还是巧克力做的,能吃吗?
周五,同志们来齐了,干嘛不去清湖食号试一下打折卡?吃完当然要来一份特大号的豆子冰山。

哼着小曲儿入眠,“吃吃那个吃啊……睡睡那个睡啊……”
麦当劳也好,许留山也罢,吃下去的一切,渐渐变成我身体性格的一部分。
23:11:26 - barb -

21 December

没没够

前天和昨天连着在北大看俄罗斯芭蕾舞剧院(Russian National Ballet Theatre)的《天鹅湖》和《吉赛尔》,搞得筋疲力尽。我们公司在望京,17:45下班乘班车,18:35到学院路,然后打车到北大东门,最早也是19:05,然后步行5分钟到大讲堂,演出早就在10分钟前开始了!一路上又饿又渴,紧赶慢赶还迟到,真让人沮丧。幸好北大要求没那么严格,迟到也让进,就近入坐,一般是最后一排,中场休息再找自己的座位。所以我不住反思是不是每次干脆买最后一排的票算了。而北大还是离我家最近的剧院,换成北展、天桥、大会堂,我只有插上翅膀才赶得上。

等到中场,在宝贵的15分钟内找回自己的座位,又不敢上厕所,因为长龙望不到头,一个运气不好又赶不上下半场,再次“就近入坐”。散场的时候,在瑟瑟寒风、人潮如涌中打车也很不易,常常半天等不到一辆,何况还饿着肚子!

资深演出迷同事笑我晚上看个俄罗斯芭蕾就美得屁颠儿屁颠儿的,天知道,我看个芭蕾容易吗我。

在这种“在路上”的焦虑状态中生存的舞迷最大的问题是吹毛求疵,譬如嫌《天鹅湖》的王子肥,下盘不稳;嫌《吉赛尔》的伯爵跳得好却不够帅;嫌整个俄罗斯班子太学院不生动……其实是自己昏昏欲睡。

回家跟Cathayan说太累了,差点睡着,Cathayan一贯很有逻辑地推理道,你对芭蕾是不是够了,就像以前猛吃过一阵的果冻儿一样?

我生气地心想,我没够,我还没没够咧(没没够是《皮皮鲁外传》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动物)。

是啊尽管又饿又渴又想上厕所又感冒打喷嚏,我仍然陶醉在《吉赛尔》悲剧的情节里。俄罗斯人真是技术的强人,因此19日的《天鹅湖》太枯燥,可是《吉赛尔》终于迸发出了埋藏的一丝热情,吉赛尔死前神志不清的狂舞非常有感染力,第二场伯爵在幽林中的一串大跳也特别精彩。研究了一下一贯面目模糊的演员介绍,没有发现跳吉赛尔的演员,跳伯爵Albrecht的似乎是叫亚历山大?雷索夫。

下一场是1月5日这个舞团自创的《小河淌水》,Adore说,看着男舞者穿云南少民族服装有点寒:)
11:33:12 - barb -

17 December

镶钻黄耀明

新一期的Milk封面是黄耀明,几乎没认出来,全脸贴满水晶,幸好轮廓姿势还是那副末世妖娆的样子。一七二页的封面故事找了好几次,差点找不到:前面是五彩斑斓的《伤城》,后面是整幅做沉思状的裘德洛,这两页黑白的《黄耀明?留旧迎新》还真是不显眼。

读过之后,觉得正是我喜欢的访问:短、紧扣主题(新专辑《若水》)、不抒情、有背景有引用,最要紧的是,你正想问什么,他就问了。譬如为什么模仿Bjork的镶钻造型?回答是跟Bjork没关系,是借鉴Jean Cocteau的电影。令人挠头地想看考克多,不为附庸风雅,实在是好奇谁抄谁。

另,很想听老黄翻唱Edith Piaf的《给你》:)
cover

09:08:04 - barb -

10 December

理想住所

那天在电视上看到孙燕姿唱的《完美的一天》,“我要一所大房子,很多很多的房间,一个房间有最快的网路,一个房间有很多的吉他,一个房间有我漂亮的衣服,一个房间住著朋友和他的爱人,一个房间一个房间,我也不知道该放些什么。我们晚上不睡觉,白天在床上思考,小狗在屋里奔跑,度过完美的一天……”

这是我第一回搞明白这首歌的歌词,吃惊地发现词作者没有生活常识:小狗在屋里奔跑,不怕随地大小便吗?不怕咬电线吗?不怕狗毛乱飞吗?只有一个房间有最快的网络——难道不应该搞个无线网,随时随地无限上网吗?一个房间住着朋友和他的爱人……彻底无语了,自己的房子和朋友及其爱人同住,不觉得诡异吗?想起了要一辈子养着Joy的Chandler Bing……

这个理想房子唯一押到重点的是“大”。以前买家具,我老纳闷为什么那些家什摆在店里总比摆在家里靓,Cathayan说,关键在于地方大,摆什么都好看,地方小,就不要做梦了。极简主义,做的不过是锦上添花的工作。

Cathayan梦想中的房子,窗前务必有大树,空间充足,阳光充沛。其他的不清楚,至少无线网是要有的。这个人对家具用品没什么品味,只有一点和我志向相投,就是喜欢开阔的空间。曾经想打掉小公寓里的墙,可惜我们住的是塔楼,房间七拐八弯,朝向各不相同,根本不是四方的,除非敲掉承重墙,不可能打通,只好悻悻作罢。

真有一所大房子,谁要把它搞成“很多很多的房间”!

我曾经以为理想的住处是带花园的小房子,温馨甜蜜,客厅里布沙发花团锦簇,半空中垂吊着红花青藤。后来和所有少女时期莫名其妙的幻想一起扫地出门了,丢得比旧鞋还快。再后来买了自己的小公寓,心无旁骛地填满、清理、再填……渐渐懒下来之后,才有余力重塑理想,变得比较卑微而实际,例如,想要一个玻璃淋浴间、二十四小时热水、洗完澡后不用扫水(我们的卫生间没有改装,买来什么样儿就什么样儿用,问题是地漏略高,四溅的水必须手扫)、摆得下足够大的衣橱常穿的衣服统统可以挂起来、供暖充分冬天可以在家穿T恤……

直到有一天看了QAF,倒抽一口气:Brian Kinney的房子不折不扣才是我的理想!以前不喜欢loft,感觉老往不修边幅放浪不羁还嗑了药的艺术家身上靠……虽然Kinney先生更加放浪形骸偶尔也来点儿小刺激什么的,毕竟爱洗澡爱清洁爱臭美(全套阿曼尼)、家什摆放有方、用具线条硬朗简洁……最棒的是一览无余,眼睛可以像摄像机那样上下左右倏忽来去,不觉得有生硬的阻挡。最私密的地方用磨砂玻璃略做隔断,有安全感,但不滞涩。书桌、餐桌在离大双人床很远的地方,一个人工作的时候,即便另一个人躺在床上,也能随意地两相呼应,感觉到另一个人(我和Cathayan各霸住一个房间上网,关上门尖叫都听不见,只好开G-Talk或MSN联系)。

比较难搞的是厨房,为了保障空间,说不得只能改吃蒸的、煮的、冷炙……唔,我能忍受。浴室用透明玻璃不大好,改成磨砂没有问题。平时最讨厌任何房子有柱子,loft就没有办法,不过柱子千万不能是水泥的,裸露钢梁则OK。颜色当然是暗色,这么大房子,不暗白不暗,大方砖,黑洗手台,贝壳白瓷盆。是否吊顶的问题嘛……还得再考虑。

我们公司近期搬家,新址仿loft,独立四层楼,楼顶是草坪,传说可停直升机。内部象个工厂,不吊顶,水泥墙,整层打通。上个月开全员大会,新同事看着裸露的钢筋水泥悄悄问,怎么没装修好就叫我们来开会?酷是酷毙了,不舒服,据说厕所没有暖气,每次洗手都冻屁股。Brian的loft,貌似后工业,其实应该很舒服。我肉眼扫描过,大床上的深蓝色被子,至少一百支以上好棉布,灯光一暗像缎子。洗手池边的牙刷架漱口杯都是精钢,毛巾厚厚的似毯子。最喜欢那扇铁闸,推开拉上须用点膂力,但是简单、省空间、有安全感……

不过,不可养猫,不可与父母住,不可招呼朋友,冷战没地方去……果然只适合性感野兽,不适合良家妇女。唉,想想还不行吗——被城市圈养多年,想象力套上钢圈,哪敢出格地妄想安倍晴明的萋萋芳草园。

loft1

loft2
14:34:00 - barb -

06 December

旅行书

在同事的撺掇下,预备去上海过圣诞节——有意义的不是圣诞,而是节,我们公司圣诞节逢周一到周五放假,逢周末不补假,而去年前年的圣诞节都是周六,所以本月二十五日(周一)将是加入公司二年以上老同事们第一次享用这项福利,于是每个人都蠢蠢欲动,要充分利用这多出来的一天。

假还没请好,我首先想到的却是路上带什么书。平时上班忘带班车上看的书,还会遗憾好几秒,出远门就更不用说了。小时候坐火车,尤其是硬座,那真是长夜漫漫,无心睡眠。记得有一次邻座的人借给我《笑傲江湖》某一册,那叫一个惊喜,看的我晕晕乎乎(以旱地拔葱pose出现的任我行、林平之、东方不败……外加晕车的感觉,几乎对男主角没有印象)。

有的时候,白带了大厚书看不进去,那叫一个后悔。

慢慢总结下来,发现找适合路上读的书真不容易。首先要轻,不占分量,即使读不下去也不用痛苦地抗着。其次不能太厚,不好翻,也不能薄,不禁看。同时必须轻松有趣,打消行路和等待的苦闷,不费脑子,但又不能是小说,一股气读完了没有再看的余地。有一年回河南乡下,我带了一套《阴阳师》,真是简单易消化,有意境又趣致,可是去的路上就看完了。但要换成言简意赅的《聊斋志异》,我又没那个勇气。

又有一次Cathayan随我回呼和浩特,在路上看我带的《小王子》,那叫一个郁闷,几乎质问我为什么要带这么忧伤的故事。

其实理想的旅途读物是牛津出的那套迈克,《狐狸尾巴》、《我看见的你是我自己》、《迷魂阵》……虽然厚,纸质轻,文章密度大,字里行间,刀光剑影,一看再看。可惜来之不易,我不舍得途中折损,更怕丢。

最最成功的案例,是去拉萨时带了两本村上春树的小册子,《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终究悲哀的外国语》。尽管火车上可用电脑,还是替代不了书的作用,尤其夜深人静无聊时,边看边乐。这位先生不是一般的有趣,Cathayan的评价是,要是blog早流行几年,他一定是个大blogger。以前好象在恶人谷看到众相批判村上春树,觉得很诧异,难道是因为《挪威的森林》走红的误导?……看过他的小册子,感觉《挪威的森林》的流行有被误会的嫌疑,爵士乐、潮声、汽笛声、女孩的气味……这些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就是村上春树的世界?那么小册子里自得其乐、头脑清楚、心态正常、没事儿瞎想、颇有原则的中年人是谁?那个喜欢跑马拉松、迷上弹子球、养过数只猫、时常看电影、有着“又狂又野的白日梦”、唠唠叨叨的家伙是谁?

受成功案例的启发,回来后又一口气在网上买了几本,《村上朝日堂》、《村上朝日堂,嗨嗬!》、《旋涡猫的找法——村上朝日堂日记》、《村上朝日堂是如何锻造的》……出门的日子总有吧。
21:57:33 - barb -

03 December

想看温先生的戏

周三去北大看戏,上昆的《一片桃花红》,笑得直发晕。宣传上写的是“青春版”,我看不如叫“摩登版”算了。青春版牡丹亭一片荣华,青春的不过是演员、编排、配乐、舞台,唱腔唱词可不曾改,新瓶有旧酒镇着。《一片桃花红》可来了个里外大翻新,差点叫人不认得了,这是昆曲?(示例,用作宣传语的台词:“绿水为障,青山为屏,隔断人间万丈红尘。留住清新,也留住请静,更留住桃花源美少女,真性情,玉精神……”我听罢心里暗叫妈妈咪呀……)

故事讲的是齐宣王和钟无艳(不过戏里改叫“妩妍”)。齐王少年英俊,风流好色,被赵王打败,去桃花谷搬女将无艳的救兵。无艳天生脸上有大片桃花胎记,齐王假意逢迎,骗得桃花出兵,杀退赵王。他夺回了被赵王掠走的美人儿孟赢,忘记立无艳为后的诺言,斥其丑陋。无艳哀返桃花谷。赵国再次败齐,齐王终于想起无艳,再次求救,无艳杀退赵兵,为救其身亡。

咳咳,故事讲到这儿有点莫名其妙,看到最后才知是个道德教育剧:齐王幡然醒悟,明白心灵美才是真的美。我也彻底晕倒。张军好好的一个小生,形象都教这个浪子回头的齐王给毁了。我倒喜欢齐王被剧情教育得摸不着头脑,反问众人的一句话,难道美的不是美的,丑的不是丑的?无艳救他爱他为他而死,他就非得爱上她?为何杜丽娘慕色而亡,倒引来一片叫好声呢?

女主角谷好好武艺身段儿都好,末了与赵军大战一场像杂技,衬得她面容如酡,身似矫龙,可我实在受不了她的嗓音,尖尖的要冲到天上去,常有失控的感觉,又兼京剧腔。看来刀马旦真不是我那杯茶啊。唱念做打,我坚信是有优先级的,水磨腔声声断断才是最真。可怜张军唱的好,却没机会发挥,被编剧安排了一大堆内心独白,像话剧。以前没听过他唱,只在电视上看到他平时未上妆的样子,怪活泼的男孩子,没想到唱得好,声音这样清亮。今天下午在儿童剧场有一台折子戏,可惜我病了,去不了。

散场后在剧院买了两张碟,其中有张军的折子戏,《长生殿》的“絮阁”和《红梨记》的“亭会”。“亭会”果然不错。明晚在儿童剧场有张军和沈昳丽的《牡丹亭》,估计也不能去看。为了安慰一下自己,晚上连看了几个版本的《牡丹亭》。只觉得最最动人的,还是汪世瑜呀!那举手抬足的潇洒,声音的老成……我看的版本,他已不年轻了,还能有这样惊人的魅力。难怪他老对俞玖林不满意,又难怪“青春版”《牡丹亭》有那样的成功。不过俞玖林的过人之处是那份刚正,于昆曲的小生中是极难得的。而说起青春……我最中意的还是温宇航。

刚刚在温宇航的blog上竟然见到张军留言:) 在某个论坛上看到九月在后海见到温的人说“舞台上温文儒,风流蕴藉的形象和现实中并不刻意修饰,坦荡豪爽的邻家大哥的形象反差”,足足相聚五个多小时,还听到他唱的曲子,让人顿足,早知道一定拖着Adore报名前往。他的blog上还有“百花赠剑”剧照,他自然演海俊。上个月中央十一台放《百花记》(《凤凰山》?),正是工作最累那几天,也还没来暖气,我拖着被子到客厅的沙发上看,竟然睡着了,可惜呀可惜。什么时候能看上温先生演的这出呢?

22:04:49 - bar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