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b的不老歌

18 October

于无声处

前几天一直看《射雕英雄传》。好象是渐渐意识到自己长大,每多少年一看,又觉得它离自己远些,本来是最喜欢的一部金庸小说来着。我从小是老人口味,吃面条爱吃糟的,看戏拣团圆热闹,射雕中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最最热闹,好比袍甲戏。靖蓉小儿女终成正果,锦上添花。这回重看,却觉得,怎么这么“general”!

金庸写女人不如男性精彩众所周知,不过我从前还喜欢那种隔靴搔痒式的描写,还觉得有种雾里看花粗略朦胧的好,譬如黄蓉是白衫金环束发的,根本不知长什么样儿,十五岁,绝顶聪明,不解风情,但对郭靖一往情深,树底下拿出大阿福来喂饭……只有这些了。总之看金庸小说容易变成冷眼旁观,实难感同身受,但是便于想象。

所以新看到金庸写的《舞蹈杂谈》大喜,细节来了:

“每当我看到十分精彩的舞蹈的时候,我会非常的兴奋,会手心里和背上出很多很多的汗,会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总之,会很高兴但又很难过,会紧张得坐立不安。或许你也是这样激动,或许,你是愉快地静静地欣赏,但总之是感受到了动作中和节奏中的美。”

说到心里去了!

无声的舞台下,内心有惊雷。
21:24:54 - barb -

15 October

寻常

写完去拉萨前就烦恼的那个方案(不得不说周末在家写PPT真是世上最讨厌的工作),我终于又活过来了。吃着雪域唐古拉牌牛肉干,听着陈珊妮小姐的靡靡之音,我终于能没有心理阴影地回忆一下我的拉萨之行。

这次的拉萨行以那木措压轴。在那之前,Cathayan就转述煽动者BTSB的话,说真湖比所有书上写的照片拍的都美一百倍(其实具体数字记不清了)。但是回忆起来印象最深的倒不是清澈的湖水汹涌的波浪,不是半路的风雪,而是我们坐在JM车里的一路。

一路CY都在说话,我们说了好多电视剧,从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到天龙八部什么的,恨不得把九年来分别看过的电视剧都说一遍(结果我回到家就把倚天屠龙记又看了一遍)。回去的路上,因为头上晚上闹病没睡好,我终于没撑住眼皮睡了过去,朦胧中一路还是听到次央的声音,不过是和JM说藏语,她是担心他开车打瞌睡。JM是次央的弟弟,九七年在北京见时他才十八九岁,如今已是身高一米八四的帅哥,常常一手夹烟,不爱说话(or汉话?),刚陪妈妈从云南回来,就被姐姐支着开车载我们去那木措。我们去湖边的时候,他不下车,在车里等我们,搞得我们很是过意不去。

其实过意不去的又岂止于此。为了我们去,CY把全家都动员上了:妈妈的卧房让出来给我们睡,结果阿姨从云南回拉萨后的几天都住在楼上的佛堂中,走的时候还给我们买礼物;爸爸替她给女儿开家长会,还给我们买人参果饭;YZ表姐姐夫接火车;两位表姐请吃饭;保姆白珍天天给做好吃的;连远在挪威的先生Benchung,也要在Skype上按照海拔帮我们筹划路线……全家人都真心亲切地对待我们。她自己就更不用说了,全程陪同,嘘寒问暖,把我们当孩子一样,临走前还亲手给我们做了一餐pasta。

……那天听着她说话的一路,睡得真是香甜。

多少年前说起去拉萨时的雄心壮志是窝在CY的宿舍里天天看录象,高谈阔论。那时完全没有地理概念,不知日喀则山南为何物,也不觉得拉萨是什么神奇的地方,不过是CY居住的城市。没听说过DVD,只知道录象带。CY还没结婚,亲戚们都听说过一个叫barb的家伙,以为他是CY在北京交的男朋友……

这次再可以和CY谈天,却都是在行程中随口聊起的平常事,食物的味道、脚程的快慢、东西的贵贱、气候的变化、见的人、亲戚的故事……“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寻常。

回来后自觉心绪平和不少,硬说是净化、升华也无不可。每天早起见到转经归来的人们、寺庙的香烟号角、放生的牛羊……固然有所影响,却大不过朝夕相处。当年一般的头角峥嵘,到如今几近哀乐中年,中间的日子涓涓流水一般淌过。为生活、恋爱、工作、健康苦恼的时候固然不堪回首,却也有不少自寻的烦恼。CY待人待己绝不像我一样苛求(这次去带来这么多麻烦,我们也从不觉得不自在),令我更觉真挚、宽容、顺其自然的重要。
20:02:51 - barb -

08 October

照片来了

IMG_2065IMG_2065 Hosted on Zooomr

火车上

IMG_2176IMG_2176 Hosted on Zooomr

还是在火车上。尽管不让开车窗,尽管车窗有点儿脏,尽管相机无比的傻,尽管和肉眼看到的美景相差万里……

IMG_2350IMG_2350 Hosted on Zooomr

在哲蚌寺门口买哈达。又白又滑又美的哈达,二至六元一条。

IMG_2375IMG_2375 Hosted on Zooomr

睡在喇嘛身边的猫。太阳光暖洋洋的,令我们羡慕。佛堂内照相收费二十,CY跟喇嘛说了一下,只照猫,不收费。

IMG_2400IMG_2400 Hosted on Zooomr

哲蚌寺的天

IMG_2403IMG_2403 Hosted on Zooomr

俯瞰拉萨

IMG_2638IMG_2638 Hosted on Zooomr

那木措。Sky Lake。

IMG_2654IMG_2654 Hosted on Zooomr

某人拍啊拍啊拍。

IMG_2676IMG_2676 Hosted on Zooomr

门深不知处

IMG_2710IMG_2710 Hosted on Zooomr

从那木措回拉萨的路上

IMG_2713IMG_2713 Hosted on Zooomr

光之倒影

IMG_2763IMG_2763 Hosted on Zooomr

河滩上

IMG_2791IMG_2791 Hosted on Zooomr

前往贡嘎机场

22:22:14 - barb -

03 October

快乐的星期二

三、四、五……是数日子过,离登机时间仅剩三天。本来计划去那木措,临时改期到四号,还有点高兴,因为今天星期二,电影半价日,拉萨也不例外。如果有影迷去到拉萨,建议一定要到拉萨电影城看场星期二电影,全价三十元,逢周二十五元,影城没有大厅,小厅效果和华星的小厅没什么相差,按BY表姐的话,花六十元看《夜宴》那样的电影固然不值,花十五元倒是还可一看。

我和Cathayan一大早去买票,X战警第三集,三点三十分。然后跑去大昭寺,没看到昨天盘腿念经的老外,绕帕廓街(八角街)一周,游客不如想象的多,给磕长头的信徒留下较大空间。我这个人属于不购物也可,一购物就兴奋的种类,游遍帕廓街,Cathayan的大袋里不知不觉多了好多东西。其实帕廓街上的东西大体粗糙,倒是去往雪域饭店的那条街有几家我的心水小店,在其中一家买到藏纸台历和尼泊尔的条纹薄棉布上衣,另一家叫Nirvana的逛了多次,光耳环项链就反反复复戴了几回,最后买下银手镯。尼泊尔的首饰雕工精细,设计传统中带有新奇,本地藏族特别喜欢。另给姥姥买了藏式门帘,白底蓝八宝纹,十四元一副。

给CY交待了中午不回家吃饭,特地到电影院找一家据说是拉萨最好吃的羊肉串店——原来是一个汉族人开的小摊,渐渐地成了气候,开成二层小店,店主还给自己起了个藏族名字,叫“扎西老人”。按照CY的指点,在拉影楼下左转的路上找到这叫“拉影老字号羊肉串”店,楼下抓成几十根铁签烤肉串的,大概就是这位“扎西老人”,脸膛黑黝黝的,已经分不出来是汉族。我们叫了二十根肉串,Cathayan咕咚咕咚喝着清冽的拉萨啤酒,吃着肉串,不亦乐乎。在座的大多是本地藏族,看来此店还没被各路旅游手册发掘,我俩夹在中间,多少有点怪异。我脸皮较厚地看见邻桌吃什么,就照样点上一份,于是吃到了分外美味的烤饼子和面片汤。小圆烤饼洒着烤羊肉串的调料,就按羊肉串的方式烤出来,切成八瓣,拿牙签扎着吃。面片汤里有少少肉、青椒和粉条,汤汁很浓,Cathayan吃得吸溜吸溜,似乎是难得可与河南烩面相比的面食。

吃了个肚歪,到拉影和CY、拉姆小朋友会合,兴高采烈观赏配音版的X战警之背水一战(因为是十五块一张票,怎么看都觉得亲切)。如果按照好莱坞这个制作拍个封神演义什么的岂不妙哉。
20:23:00 - barb -

02 October

浴室惊魂记

今天去了藏族小朋友最喜欢去的色拉寺。喇嘛会拿炭灰在小朋友鼻子上点上黑色,并会加上“睡觉睡得好”、“好好学习”之类的祝词,CY的女儿拉姆每次都不舍得把这个黑色洗掉。

因为过节,色拉寺朝佛的人排的长队绕成了几个之字,估计排两小时左右才可入内,虽然游客凭票(淡季五十元)不用排队,在人群中挤来挤去还是很不好意思,幸好周围的人们表示谅解。即便如此,我们还是逆时针而行才进得去,先到第一间大殿外买了护身符——这里的护身符多种多样,有包有经文绕上锦线的小纸包,也有戴在手腕上的念珠,都很小巧精致,最重要的是全部开过光,价格合理,购买的钱又可视做布施寺庙,一举多得。

还是排着队进入色拉寺最重要的大殿,在熙熙攘攘地人群中无法看到供奉菩萨的面貌。把哈达交给喇嘛,喇嘛念着经文匆匆地用哈达摩一下我们头顶,看上去忙碌不堪。CY特地叮嘱我们,排队在佛前叩首时喇嘛会拍你后背催你赶快,这时一定要抓紧时间抬头望一眼明王的样子。轮到我时,万分紧张,笨手笨脚俯首轻触佛前的哈达,还没慌张地望上一眼,身旁的喇嘛却突然用汉语说“向上看一下,马面明王。”我呆呆地简直没反应过来,迈过高门槛,才想起回身向那位喇嘛说了一句“妥介那(谢谢)”。

出了马面明王殿才松了口气,门外仍然排着长龙。一般长假时,本地藏族都会计划好哪天去哪间寺庙,一般会把拉萨的主要寺庙朝拜一遍。色拉寺最重要的就是马面明王,出了这间大殿,其他的殿就可以信步由缰了。我们去的第二间殿,喇嘛持一根长棍念念有词,一头在佛龛里,一头轻触朝拜者额头,即使不知道什么由头,我们也走上前沾了一光。

出了色拉寺,在老城区的圣地素菜馆饱餐一顿,本来打算前往小昭寺,看看释迦牟尼八岁时的等身像,但拉姆小朋友累得走不动,我们就跑到大昭寺门口的德克士快餐店吃了顿冰淇淋,乘三轮车回家。

到拉萨之前Cathayan就吓唬我不能洗澡,在高原万一感冒回到内地很难好,说不定搞成肺水肿什么的。到拉萨后,发现日光城的太阳能使用率极高,家家用太阳能烧开水,CY家的淋浴也是用太阳能,问题是水温不够高,有时发热断续,对喜欢冲凉的Cathayan不成问题,对无热水不欢的我确实无法接受,于是我忍忍忍。加上乘火车的日子,算来我已经坚持七天了,大大地突破了我心中不洗澡天数底线(四天),心中得意非常。即便如此,在CY宣传小区门口的浴室水流量大温度高干净便宜后,我们不免身痒难搔。再加上今晚CY的表姐BY要请吃饭,我们于是忙不迭地跑到浴室。

浴室在临街的二楼,走到指定的屋子,试了水,关上临街的窗,我们开心地洗起了高原第一澡。这时是午后三点,阳光充沛地从高处的小窗上照进水帘,尽管窗外市声近在耳边的感觉有点奇怪,我还是挥舞着肥皂泡陶醉在被阳光染成金色的水珠中。就在这时,突然听到“biu”的一声,我的身体以快过我的思想多倍的速度跳进了墙角——我们的窗户被人飞速拉开,窗下就是马路、汽车、行人……如果不是本能反应快,我老人家就要素体朝街,清誉扫地了。我窘迫地用眼光暗示隔壁的C同学,C同学英勇地捂着重要部位跳出去,咻地把窗户拉上。刚喘了口大气(这可是在海拔三千八百米的高原上),说时迟那时快,“biu”,窗户又被拉开。Cathayan气急败坏地再次跳出去,这回吸取教训,死死地抓住窗棂(这是谁设计的窗户,竟然没有锁)不放,和隔壁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只听见隔壁叽里呱啦一阵藏语和我的尖叫声,一个妇人用汉语向我们叫道“开窗,开下窗,我小孩病了”。我分特,你小孩病了为什么要开我们的窗户。在双方混乱的怪叫下,只听见“刷”的一声——整个世界清净了。隔壁终于摸到了属于他们的正确的窗户,并成功地把窗户打开。

惊弓之鸟的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抹干身子穿好衣服,逃出浴室。在楼下可以看到,我们两间浴室合用一面大窗,回想起来,应该是隔壁的小孩洗得气闷,母亲要开窗,错拉开了我们那半扇窗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去公共浴室洗澡,光检查门锁没锁好是不够的。

BY表姐设宴的地方叫“藏家宴”,是当地最著名的家庭餐厅(一听到可以在人家家里吃饭我就满心高兴)。进去是传统藏式院落,二层小楼围着类似天井的小院,门口刻着佛像,院里种树养花(藏族最喜欢养花,家家窗台都摆放鲜花)。我们去时只剩最小的一间屋子,摆着传统的藏式桌凳,喝着甜茶,等着表姐点的传统藏式菜肴,可以预见又是一个脑满肠肥的结局。

头盘:酥油奶酪酥(由奶酪和酥油制成的长条形小点心,上面洒着白糖粉)
二道:牦牛舌(似乎是蒸出来的,肥美的薄片,入口即化,丰腴如脂,香得要命)
三道:灌米肠(比在雪域餐厅吃的好吃好几倍,肠皮焦脆,米和牛血混杂的内馅又浓又香)
四道:酸萝卜炒牦牛肉(开胃)
五道:藏式咖喱土豆(传统藏菜,过林卡时常带的菜,和酸萝卜一样可以冷吃)
六道:藏式炒小白菜(特点是炒得趴趴的)
七道:牛肉萝卜汤(说是传统藏菜,却充满熟悉的家常味)
主食:藏式窝头(粗粮,用藏面做的,锅盔形,切成几块吃,钟爱面食的人一定觉得美味,本来饱饱的肚子,又硬给我塞下三块)

回来的路上又接到去火车站接我们的YZ表姐的电话,说要请吃饭,看来我们的拉萨FB游的确名副其实。

在CY家小区,抬头清晰可见北斗七星以及许多亮的暗的不知名的星星,头顶着星星走回家去。

P.S. 路上看到藏式民居的外墙上好多处写着“办证”的手机号码,有被涂掉的,也有又涂上去的,这个东西在德吉北路的一间寺庙外墙上也见到过,这个中国特色顽强得让人哭笑不得。
18:52:00 - barb -

01 October

他们来到布达拉

其实俺们已经瞻仰布达拉很久了:下火车那晚就看到了灯火里的宫殿,第二天又在住处的学校里仰望了布达拉的背影,第三天买完机票随着转经人绕行布宫一周,第四天,终于拿到了购票证。

布达拉宫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是传统的藏式土木结构,据说年久之处已经很难维修,所以很难承受游客过多的压力,因此一天限入散客五百人,需要提前一天排队订购购票证,按购票证上的时间当天走到半山购票。在七八月份的旅游旺季一票难求,定价一百元的门票炒到六、七百元还买不到,最高时可以卖到一千多元。九月已经开始进入旅游淡季,但因为十一长假,CY提前了三四天才帮我们搞到购票证,购票证上写着我和Cathayan的出生日期,时间注明是十月一日上午9:20。

我们早早地爬起来,八点半上路,因为实在不够时间顺时针绕布宫一周再爬到半山买票,我们只好逆时针前往布宫正门,路上遇到络绎不绝转经归来的本地人,牵着狗的大有人在。其中很多人清晨四五点就出门,绕布达拉宫和其他主要寺庙一大圈,八点多绕完,称为转大经;时间不够的,绕布达拉宫一圈,称为转小经,天天如此,风雨无阻。迎面而来的人,年长的穿着传统服装,年轻的也有着普通休闲服的,右手不停地转转经筒,左手不断地捻着念珠——大转经筒特别沉,CY都转不动,而转经一刻不能停,所以转经一定可以助人身强体健。

进布达拉宫大门时要检查身份证,核对购票证上的出生日期,还要过安检,包内有易燃易爆品时须存包,但换票不是在大门,而是要爬到半山。我们呼哧带喘地爬到半山(海拔三千七百米),赶在九点二十分交上了购票证,领票时还必须是本人领取自己的。

检了票,终于踏实了。本以为可以安心地慢慢浏览,谁知身边的旅游团一拨接着一拨,虽不至于挤得水泄不通,前几天游览罗布林卡和哲蚌寺的悠闲心情却一去无踪,到一些狭小的洞室时,还被扑克脸的武警赶着走。最遗憾的是,可能是因为十一游客多于朝拜的人,很多佛殿不开放,比如传说中有22万颗珍珠串成珍珠塔(曼陀罗)的十三世达赖灵塔殿,时轮坛城(堆廓拉康)殿也只开放了一半,藏历年时可以绕行的坛城现在只能看到一小半。镏金坛城雕塑的是转世轮回图景,黄铜色的地狱、人间栩栩如生。这不是布达拉宫的唯一特别之处,其实布宫内部回廊、楼梯因为年代久远,不如外表看上去那么光鲜,但是佛像、壁画无一不精致,而且日日拂拭,虽有年代感的庄严,却没有任何污暗之色。空间窄小,佛像巨大,伴着历世达赖喇嘛的灵塔,不自觉就充满虔敬,比在其他寺庙感受更加沉重。在喇嘛拉康,目光从铜座渐渐向上仰视宗喀巴像,我的心里突然升起一种异样的感觉,于是呆呆地站在那里不动。

突然想长留于此,如果每天能见到坛城、佛祖的面容、活佛的灵塔、壁上的画迹……我不会觉得寂寞,这样的鲜活热闹和青灯古佛差天同地。与其说是宗教的熏陶,毋宁说是艺术和历史的感染力……

置身乱哄哄的旅游团中,满耳朵的英语日语再加上武警的驱赶,实在有点儿呆不下去。于是布宫的行程远没有计划中久,我们顺着之字形的道路下山去也。但是好象没什么告别的不舍,也许布达拉宫终会再见?

到山脚下乘三轮车前往大昭寺,我们想碰碰运气,如果不像预计中人那么多,或许我们可以提前参观?

大昭寺烟雾缭绕,门前挤满了磕长头的人们,虔诚、熟练地拜了又拜,还有一个老外修士盘膝念经,却没看到有人排队进入。原来今天是周日,大昭寺六、日不对信众开放,游客却可买票(七十元一张)进入。CY假装导游陪我们进去。

女妖形的拉萨由各大庙宇坐镇,大昭寺就压在女妖的心脏上,可知它的重要性。其实大昭寺的规模不算大,但这里供奉着由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释迦牟尼十二岁时的等身像,是拉萨最珍贵的佛像。佛殿不大,平时只准本地信众拜谒,不许游客进入,以保障远道而来的参拜者们得到朝拜机会。我们到大殿时大约十二点半,我把哈达交给CY,请她帮我们敬佛,没想到喇嘛和工作人员正在关铁帘(古代的安全门,由铁环做成),CY用藏语和他们交涉几句,大喜地告诉我们,可以允许我们进入。我们匆忙跳进铁帘掀开的一角,鱼贯敬献哈达。献上哈达后我效法CY,正心诚意地把额头抵在佛祖身侧的哈达上,突然感觉后面有只手一下一下猛揪我的衣襟,感觉十分诡异。我心想该死的Cathayan,呆会儿再找你算帐,没理他自顾自拜完才下来。几乎是一溜儿小跑跑出大殿,气愤地问他为啥揪我衣服,Cathayan冤枉地说不是他——别害怕,CY说那是工作人员催人的一贯方式,过年时排队拜佛的人群可以一直排出八角街,工作人员就这么一个一个地揪。

大昭寺啊真是我的幸运之地,释迦牟尼的等身像世上只有三尊,分别是八岁(曾于文革时被截断,修复后供奉于小昭寺)、十二岁和二十四岁时。CY说大昭寺供奉这尊佛祖十二岁等身像多少人千里迢迢前来都不得见,今天我们在最后一刻得以拜谒。我心想,满蒙藏是一家,也许是在呼和浩特拜过大昭寺给了我这样的好运气?

拉萨之行最重要的任务算是完成了,松了一口气,逛了八角街,到宇拓路拉萨电影城旁的娜玛瑟德餐厅吃饭。老板是尼泊尔人,自学了藏语和汉语,拷贝了雪域餐厅的菜式另起炉灶。我们今天的菜单是:

CY:
酸辣汤
印度鸡炒饭(中间埋着鸡,盖满米饭,米饭上盖着鸡蛋,中间夹着葡萄干,有浓郁的印度香料味,我喜欢)

Cathayan:
法式洋葱汤(有泡面包)
咖喱牛肉饭(分格大钢盘,一格咖喱牦牛肉,一格菠菜,一格尼泊尔辣酱,一格米饭)

Barb:
番茄骨汤(红红浓浓酸酸咸咸,还想喝一碗)
咖喱土豆饭(巨大的长方形盘,一侧是咖喱土豆牛肉,一侧是米饭,酱汁有香料味,十五元,又美味又实惠,本地人最爱点的主食)

分享:
水果沙拉
炸薯条(八元一大盘,拉萨的土豆超级实逞,吃一根顶三根)
甜茶(跟家里喝的不一样,有尼泊尔香料味,馥郁)
特色:这里的米饭用的是尼泊尔米,细细碎碎一小粒一小粒,比泰国米小一号。

总之,再次脑满肠肥地回了家。
11:00:00 - bar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