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b的不老歌

05 May

遥想完美先生当年


清早起来试我昨天买的碟——我和影碟店有默契,所有的碟拿回来都快进试试,有不好的尽快换,不然就卖光了。先试了试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然后试D9的《费城》——可是碟放进去就拿不出来了,我又从头到脚看了一遍。

我心爱的心爱的《费城》啊。Tom Hanks是我心目中当仁不让的Mr. Perfect。连偶妈也在旁边赞叹:这个人天生就是当演员的! [Read More!]
15:38:00 - barb -

04 May

Singing in the Rain/万花嬉春


这部片子的经典性就不用说了,相信任何一个热爱电影的人都熟悉那个Gene Kelly雨中载歌载舞的片段。

我是一大早吃早点的时候和老妈及Cathayan一起看的——没什么比这个更雅俗共赏又极尽视听之娱。五一当然不能只看碟,还得干点别的什么,但即使是大吃大喝的时候,那支singing in the rain还是在我脑袋里转来转去。可是恕我说,我并不喜欢这首歌,不喜欢这种强迫性的旋律,我宁愿去喜欢那支Good Morning。 [Read More!]
15:32:00 - barb -

03 May

马尔科维奇踢大腿


这是我不知第多少次看这部片子了——每次都没完整看完过,谁让它本来就是支离破碎,不着边际的。幸好每次都拿得起,放得下,随便哪一截都像新鲜的,又可以重新看下去。

可以说Being John Malkovich和我前几天看的片子相比是最难说清楚的一部,大意是讲一个没有固定职业的木偶工匠兼表演者在找到某份正职后意外发现了一个可以通往演员马尔科维奇大脑的通道(一口气讲完够累的),进去了就能看到马尔科维奇所看所做的一切,在此之后,他和他身边所有的人以及马尔科维奇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得跟闹革命似的)。
[Read More!]
15:30:00 - barb -

02 May

Jude Law一转身

这几天算是和Jude Law干上了,从Wilde看到天才瑞普利,继而Enemy at the Gates,今天本来只是去邮局寄东西,和Cathayan吃个三明治,结果一抬头,大电影海报写着“冷山”,Cathayan怀里刚好揣着单位发的票,于是二话不说,赶赴许久没有光顾的电影院。

小屏幕看多了,有点受不了大电影,主要是电影院里的人,干吗的都有,任何一个情节都能听到咿呀呜的声音,夹着磕瓜子吃爆米花接手机的声音,也8知道明格拉前些儿时候来,自己遇到没有。大概是我不年轻了,只能安静老实地看,在家里倒好象比电影院更能投入。

因为明格拉和Renee都来了中国,兼得了金像,冷山的宣传火爆得不得了,铺天盖地地被一讲再讲。所以情节我也不唠叨了,总之又是一句话,南北战争时一个被送上战场的人千里返乡回到爱人身边的故事——最后也没能团聚。

我看的是配音版,以前我很有耐性,对配音颇可以忍受,可是这回终于受不了了。尽管片中片尾配音越来越熟稔,渐渐优美,可是我始终不能接受刚开始艾达(Nicole)和英曼(Jude)刚认识时那几句莫名其妙的对白,不知是翻译的不好还是配音没热身,显得Nicole像个十足的傻丫头。虽然我一直8喜欢这位绿眼睛金头发的美人儿,但我非常赞赏她在红磨坊里那种美貌,这个片头可好,即缺了那种明艳,又显得有点智力不够。幸好忍到了一半,配音渐渐流畅,到艾达接受了杂货店老板娘的施舍时,压低声音(也压低骄傲与自尊)说:“谢谢你的咸肉”时,声音和Nicole的演技终于对上了号,于是这段狠狠感动了我一把。

老实说,这回硬是一时兴起上电影院,一半是为了Jude Law,一半是为了Renee,这俩人我都喜欢(开始喜欢Renee不是看《BJ单身日记》,而是看starmovie放的一出她演嫁入犹太家庭又被驱逐继而奋斗成功的妇人的故事,看了两次都是半截,一直不知道叫什么)。

Renee一出场就让我“惊艳”,尤其是一把扭断了“邪恶”黑公鸡的脖子,那股子干净利落泼辣劲儿,又让我看到生命无比倔强的Renee。说老实话Renee的外表在芸芸女影星中不占便宜,简直远离美与慧,老是觉得有点蠢笨,可是她一演戏你就知道这个女孩有多聪明。我最喜欢的,就是她身上那股永永远远蓬勃的生命力。难怪Renee得了奥斯卡,我觉得那女孩儿身上有一份她自己。

Jude呢,Jude则是一反常态地不让人惊艳。看来他颇有几分我的偶像Paul Newman的怪癖,顶不爱惜(Newman是痛恨了)自己的美,恨不得急急把自己肉身的光辉掩盖起来,赶紧变老变丑,以示演技,更多地让观众投入到戏中的角色上去。这点上,他们太骄傲了,骄傲是因为有天分。

可惜虽然英曼在硝烟里跌爬滚打得一片脏乱差,导演还是不肯放过他——临上阵前又让他光了一回上身,被艾达给撞见。他的片子我看的不多,数一数,只有Wilde, Talented Mr. Ripley, Enemy at the Gates, 外加这部Cold Mountain——导演竟然一次没落让他脱衣服。看来可怜的裘弟努力改变自己的形象84没有道理嗒。

和以往不同,整部戏里,Jude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脸,不是他的身体,不是他的动作或任何一句台词,而是一个转身,这个转身让世界都变冷。——历尽千辛万苦,跋涉千山万水,英曼终于回到了梦萦魂牵的冷山,在茫茫白雪中见到了受伤时千呼万唤的那个人——可是艾达没有认出他,反而举着枪,让他“背过身去!”他就背过去,安安静静背过去,一声不吭迈开脚步,那一瞬,整个世界都无声。Jude再一次俘获我:oops:。

整个片子依然那么的明格拉,当时只道是寻常,可是慢着,他又搞一些东西来敲击你的心灵。说到这儿我又一次地痛恨配音和翻译,我老觉得没译好,很多画外音和对白都让我觉得隔靴搔痒,弄不明白是明格拉失手还是我耳朵听岔了,总觉得有好几个地方不理想。我只肯定一件事,明格拉改编小说的水平果然是不错的,我一定得找一直懒得看的《英国病人》瞧瞧。

这个片子其实不是关于爱情,而是关于心灵的重返家园,失去爱情是小事,但失去冷山所代表的家(既抽象又具体),人在这世上将无从依恃。英曼也曾经千百次地自问,艾达为何爱上他,“她甚至不了解我。”只是一杯苹果汁,廊前檐下的几分钟对话,临行前的片刻温存,叫她一等3年?历经折磨后的重逢,艾达也问他,也说:“你甚至不了解我。”英曼此刻才敢给出真正的回答——爱,他爱她,因为那短暂的时光像一袋钻石,一次又一次让他在死面前选择了生。多少次夜来幽梦忽还乡,眼看着成了真的,可我等着为他们扼腕叹息,明格拉的手中不会拍咱们中国人的大团圆,这片子也逃不脱它即定的结局。即便如此也罢,终于还了英曼一个心愿,如此死去,于愿足矣(只是他的对手十分莫名其妙)。

Nico在后花园说,“冷山”当译“寒山”,我自己呢,倒是更偏爱这出口转内销的产品——“冷山”配着南卡的漫天大雪十分贴切,而主人公流的是血,是热泪,“冷”而不“寒”。再说,让这个小镇叫“寒山”,中国意味也太足了些(尽管有唐诗为证),倒有些莽莽苍苍的意思,不似那温柔的南方小镇。

听说这场大雪不是真的南卡罗莱纳,而是在罗马尼亚取景,这让我心中觉得温暖又熟悉——我的妹妹是学罗马尼亚语的,虽然对那地方的人恶评如潮,可是听惯了小舌音,自然的心生好感。又加上片子里贯彻始终的铮铮琴声——我不知道那是什么乐器,只知道它太像太像我的家乡——我心爱的马头琴,那凄凉和欢快随时可以同在的调子。光因为这个,即便它不是我顶欣赏的片子,也自然而然地,生出一份亲近来。

大概是受了电影里生离死别的刺激,我和Cathayn步出影院时十指紧扣,继而讨论起南北战争和小说来……

[导演:Anthony Minghella 演员:Jude Law, Nicole Kidman, Renee Zellweger]


15:21:00 - barb -

不竖任何纪念碑,且让玫瑰,每年为他开一回


看了Farinelli,没什么可形容,只觉得被一千匹最华贵的绫罗绸缎撒在身上,一时间难以喘息。具体故事就不交待了,以免被拍或扰乱清听,只凌乱地说说自己的感想。

据说当年的观众说“天上有一个上帝,地上有一个Farinelli!”——谁知道片子里那迷人的歌声是如何来的呢?据说,连亨德尔自己都没想到有真的人声能够演绎他的乐曲。我对音乐一无所知,全靠着Cathayan在一旁解说,才知道亨德尔是怎么回事。到片子后半段,Farinelli唱亨德尔的曲子时,家猪指给我,说,听这管风琴,这就是亨德尔——我这才觉得,音乐的直指人心,亨德尔这个侮辱了Farinelli的老头子,他的坦率完全在朴素的音乐里表现了出来。可见艺术总是相通的,记得当年看漫画《花音》,我迫不及待地找了柴科夫斯基来听——他的音乐流淌在画面上,而听到描述尼金斯基的舞蹈,又想去找史特拉汶斯基那惊破大地的音乐《春之祭礼》,现在,果然想听亨德尔了。感谢电影,让我触类旁通地接触到更大更辽远的世界。 [Read More!]
15:14:00 - barb -

01 May

Le Cercle Rouge/红圈


去年这个时候看Jun的“电影一杯茶之红圈”就看得万分陶醉,不想这么难弄的片子也给我买上了。可是家里堆山积海的碟,我又满世界乱蹿着换工作,终于没能看。直到昨天,师父说交我的作业,那么,我赶紧看了,还师父来。

红圈的整个故事,Jun已经介绍得不能再完全(全文见上面的链接)。碟的封底更只是一句话,“本片叙述刚出狱的Alain和逃犯及一个被革职警察联合去抢一家保全系统严密的珠宝铺,他们在顺利得手后,于销赃时,因为一位朋友(夜总会老板)的背叛而纷纷背叛身亡。”瞧,偶妈老早就教育偶,没有故事不能3句话讲完。 [Read More!]
15:14:00 - barb -